本报讯 今年 3 月 5 日是第 62 个“学雷锋纪念日”。连日来,我校各学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以实际行动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化工学院志愿者分赴江浦街道团结社区和盘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志愿服务。在团结社区,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手册、 现场讲解示范等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并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对楼道易燃物存放、 电动车违规停放等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在盘城街道,志愿者们通过共读《雷锋日记》、分享服务故事等形式, 深入探讨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内涵与实践路径。
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海蓝心公益服务队亮相顶山街道爱心义卖市集。现场展示的“口袋实验室”科普教具引发居民浓厚兴趣, 志愿者们通过讲解电子元件功能、演示程序原理、指导实操体验等方式,让青少年感受科技魅力。 “孩子们对新知识的渴求让我们更坚定了开展科普志愿服务的决心。 ”电气 2203 班赵天一同学表示。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结合专业特色,联合八里社区打造 “社区有我, 青春报到”系列活动。 通过动画短片展播、纽扣花手工制作等寓教于乐的方式, 向青少年讲述雷锋故事;创新设置“人人争当小交警”“擦亮眼睛辨是非”等互动环节,系统宣讲交通安全知识, 引导孩子们在实践体验中领悟雷锋精神。
土木工程学院(本、研)学生党支部联合校图书馆第二党支部开展了 “传承雷锋精神、 共建书香校园” 志愿服务活动。同学们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图书整理、分类上架、卫生清洁等工作。志愿者们耐心核对书目编号,将归还书籍精准归位;仔细地擦拭书架、整理学科文献;认真清扫地面、整理桌椅,为读者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协作、热情投入,累计整理图书2000 余册,清洁阅览区域 10 余处,有效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与环境品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良好风貌。
从社区服务到科普教育,从环境美化到文化传承,我校志愿者的服务足迹遍布各个领域。 他们以专业知识赋能公益实践,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绽放绚丽光彩。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