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当然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为了一种习惯。陪伴也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铸魂者,成长导航的规划师,心理健康的护航员,职业发展的赋能者,当然,辅导员是大学生们在青春时代最重要的陪伴者。本期专栏邀请辅导员们讲述与同学们的陪伴和成长的故事。
青春的蜕变
方周然
一转眼,来到经院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而立之年,人生似乎被按下了加速键,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但细细想来,这几年成长很多,过往的点点滴滴,仿若星光铺满来时路,照亮了前行的身影。
2021年9月,带着脱离了学生工作许久的陌生感,我与新生见面了。记得初见小罗时,他还有着稚气。第一次去寝室,他很热情,咨询了我很多问题。闲聊中我得知他的学习经历和普通人并不一样,他没有读过高中,初中读完后上了一所中专学校,随后读了大专,然后通过了专升本考试来到经院。我感慨于他的求学经历之坎坷,也惊喜于聊天时能看见他眼里的光,那是对过往的坦然和对未来的期盼。
第一个学期很快结束了,小罗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品学兼优”,他挂了两科。他告诉我,自己一直偏科严重,数学成绩非常差。他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希望能够尽量把数学成绩补上来。也是这次谈话,小罗坦率地诉说了他的目标,就是考取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看着他上学期惨淡的成绩,我感觉这是个大概率完成不了的目标,心里开始打鼓,不知道是否应该劝退他。小罗主动和我说,他知道实现这个目标非常困难,这是一场几乎无法实现的尝试,但他还是想试试。我再次看见了他眼里的光。劝退的话变成了鼓励的话,我开始帮助他分析专业利弊、安排复习节奏。
过完年后,成绩张榜,果然不出意外,小罗还是落榜了。本想着要好好安慰他,没想到他主动来办公室和我解释,并说出了自己准备找工作的打算。我再次惊讶于他的良好心态,想着给他推荐一些适合的岗位。毕业在忙乱中如期而至,聚餐的时候,我问他“你后悔吗”,他毫不犹豫地说“不后悔”。那一刻,他的眼神是如此坚定,仿佛有光一样。那是青春散发出的光芒。
去年四月,学生们相约一起回母校,我又见到了小罗。他开了一家卖服装的网店,主营马面裙。这一次,他是开车回校的,同学们戏称他是罗老板。席间,他几乎全程都是在回买家消息,偶尔和我们抱怨几句网购的琐碎。
回想起小罗,总能够想起当初他那坚定的眼神。在经院,我有幸见证并陪伴了像小罗这样的学生们一步步蜕变。我是经历者,也是见证者,更是守望者。在经院,守望着学生们成长,出发,再归来。这或许,就是辅导员的意义所在。
愿做点灯人
杨莎
泰戈尔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辅导员的工作正如此般,不是用严厉的规训,而是以温暖的关怀、耐心的引导,如潺潺流水般滋润学生的心灵。辅导员如同点灯人,怀揣着热忱与责任,在育人的征途上,用爱点燃每一位学生的心灯,让希望的火焰在他们心间熊熊燃烧,赋予他们前行的力量。
小宁,一个文静内向的女孩。父母离异,妈妈再婚,弟弟生病,全家生计仅靠生病的妈妈打工维持。初次见她,是在办公室,她拿着复学通知书来办手续,话语很少的她主动提出想要做学生助理缓解经济压力。我想,她的这种状态确实需要更多关怀。我鼓励她面对困难不退缩,只有自己强大,困难都是暂时。帮她争取更多实习或者兼职的机会,指导她申请助学金,关心她的学业。慢慢地,小宁从沉默不语到重拾信心。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击垮她,反而让她更加坚强,她就像一朵在困境中顽强绽放的花朵。如今,她成绩优异,在班级中名列前茅,还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我相信,未来的她无论面对何种风雨,都能坚定地走下去,用自己的力量为家庭撑起一片天,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小张,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四女生。面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工程专业的她在求职路上遭遇了重重困难。这个专业对女生来说岗位少、要求高,临近毕业,她仍未找到工作,满心迷茫。看着她从一开始找工作时的乐观积极、神采奕奕到后面的垂头丧气、黯然神伤,我的内心也五味杂陈。看出了她的焦虑后,主动与她沟通,鼓励她不要气馁,要相信自己的实力,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此后,每次看到合适的招聘信息就点对点发给她,推荐她参加各种招聘会,结合不同岗位为她修改简历,每次面试前针对性进行面试指导。因为有过HR的工作经验,我深知积极求职的同学会更容易被企业认可。我建议她多和HR保持沟通,随时了解招聘及补录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张终于打动了HR,让企业看到了她对工作的执着,通过补录顺利入职一家湖北地方国企。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之光,那是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相信这一道光能带领她走向更宽阔的远方。
在辅导员的育人之路上,我会一直怀揣着温暖的心,去点燃更多希望之火,让情满心间,陪伴他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熠熠生辉。
人生是旷野
肖可
某天,手机微信突然弹出几条推送通知,点开一看才知道是OA系统的“学工服务”上线,系统里那些几年中没来得及审批的学生申请,带着一串串久未提起的名字,一下从回忆里涌了出来。
小M是从一入学就由我一直带班的学生,勤奋认真、活泼开朗,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优秀学生。而在某一年,她以一票之差与国奖失之交臂,满怀的希望与残酷的现实让她一时无法接受,因此消沉许久。作为辅导员,我深知她的不甘与失落,在与她谈心谈话时,我却对接下来的评奖机会避而不谈,并没有一味鼓励,而是带她去看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去看他们的夙兴夜寐与求而不得。聪明的小M渐渐明白,追求应该用来指引自己前行的方向,而不是用来规训自己发展的道路,放下眼前的荣誉与得失,才能收获真正的成功。于是,她退出了学生组织,放弃参加此后一系列的评优评先。许多人以为她会一蹶不振,她却以自己的方式继续努力着,参加活动,参与竞赛,奋斗的脚步不停歇。
临近毕业,当我问她是否会因此抱有遗憾时,她摇了摇头,说自己的成长与收获远比获得一次奖学金更有意义。面对她的回答,我既觉得宽慰又感到怅然,这样的情绪一直缠绕在我得心头。直到一个月后,接到上级部门通知,国家奖学金名额增加,小M再次拥有了参评机会,这一次她终于获得了这项荣誉。而她却没有想象中的狂喜,反而平静地拥抱了这份迟来已久的礼物。我想,这份礼物虽迟却未晚,它嘉奖的不止是一名在学校里的优秀学生,更是一个在人生中面对挫折与失败却仍不放弃求索与突破的勇敢灵魂。
四年来,有太多像小M一样让我记忆深刻的学生:三战失败后放弃考编后爱情事业双丰收的“躺平赢家”、名校考研失利依靠自媒体分享海外见闻涨粉无数的“大龄留学生”、家庭困难休学打工一路摸爬滚打实现创业梦想的“不务正业”小伙、学业预警退学后醉心烘焙找到人生追求的“社交障碍”姑娘……
他们的经历并不一定是“人生赢家”的标配,但这些选择却使得他们脱离了那条限制着、束缚着他们的轨道,走向无垠梦想的人生旷野。与此同时,他们的故事也激励着那些后来的同学们不断拓展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边界,热烈而轻盈地奔向属于他们的人生旷野。而我,作为辅导员,是幸福的。
走过你走的路
周帆
在校园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曾经身着军装,保家卫国,如今重返校园,继续追求梦想。他们就是退伍士兵。作为辅导员的我,也曾有这么一段光荣的经历。亲身经历过从军人到学生的角色转变,理解他们的迷茫,体会过他们的渴望。
小陈和小张,作为退伍士兵复学到我负责的年级。对他们的到来,我满怀期待。办理复学,安排宿舍,一切有条不紊。很长一段时间,我想当然的认为,他们经过部队的磨砺,生活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所以我重点关心他们的学业,督促他们及早适应身份转变,立足专业,追赶学习进度。大学生士兵携笔从戎,搁置了两年学业,复学后往往难以跟上学习进度,不乏在专业上自暴自弃的情况。我想用我的切身体会来引导他们快速成长。回想起来我的想法是片面的,只是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却忽视了他们需要什么。
一次特别的机会才让我真正的走进了他们的心灵。小陈因为犯错,被我用严厉的口吻批评,最后他口头认错,却也是心里不服,我也发现我这个老兵似乎没有获得学生的认可。面临这样的情况,我进行了反思,或许我真的做得不够好。虽说战士是坚强的,但他也只是一名学生,遇到事情,内心会慌乱,也需要老师的宽慰和鼓励。两年激情燃烧的岁月过后,他们回到学校,也许面临的可能是一腔热情无处施展的苦闷,也许是学业压力过大无法释压的忧愁,而我没有做到恰当的引导。在深思熟虑后,我约他们一起吃饭深谈。欣慰的是在我进行反思的同时,他们也有思考,不需我过多解释,他们也理解我的想法和做法。借此机会我详细讲述了我的成长经历,希望给他们启发,他们也分享了自己的光荣事迹。欢声笑语充斥房间,就此我们才真正走进了彼此。
在感受他们渴望光荣的心情后,我不再只关心他们的学习,而是鼓励他们参加校园活动,参与志愿服务,投身社会实践。小陈代表学校参加了省级百生讲坛获得佳绩,还作为队长参与社会实践获得校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小张参加了校青马工程藏龙班和“惊叹号”宣讲队;两人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学科竞赛上也斩获颇丰,还一起担任学院运动会方阵教官。
至此,我明白了,走过的路是自己的路,相似的经历却有不同的背景,辅导员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而非指路人。
治愈你 治愈我
石津楠
2024年6月末,我送走了辅导员工作生涯以来的第一批毕业生。从2022年11月接手以来,我们一起经历了疫情转段,学生考研、考公、求职就业的关键时期,我从职场小白成长为一个“小有经验”的老师,学生也从大学的“象牙塔”走向社会的“烟火气”。这段我们生命中有交集的日子,并不总是欢愉、庆祝、激动人心,也不乏失落、揪心、疲惫不堪,但回首细思,总有那么一些同学,一些故事,让人想用最真挚的语言记录下来。
X同学是学习委员,学科竞赛成绩优异,同学关系融洽,连续三年获得藏龙学子奖学金。家人也给予她无尽的关怀,是个被爱包裹长大的孩子。于我而言,她性格乖巧却不失伶俐,做工作细致却不失灵活,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一天,X同学突然要请假看病,我与家长核实之后就批假了。返校后,我问她情况如何,她说没有问题,我就没过多关注了。又过了十几天,她突然来到办公室,说道“老师,我能在你这学习吗?”。我回答道“当然可以!”。她眼神里流露出疲劳,我把她叫到学院心理咨询室。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长聊,才知道她时常觉得头重脚轻要晕倒,没有食欲。结合她当下的考研备考叠加期末复习的现状,我知道她肯定是重压之下出现问题。
我和她聊过之后,试探性问她要不要去学校心理咨询室,她犹豫了一会,在我的引导下,她答应去了,最后访谈反馈是轻微焦虑症。于是一连十几天,我都让她来办公室学习,“监督”她是不是吃了早饭,和她一起去食堂吃午饭,一起骑电动车取快递,一起去操场散步……她的压力并不会因此完全卸掉,可每天的状态不再是惶恐不安。
在这个过程中,听到她说“和你在一起很安心,想和你待在一起”,我也感到莫大的宽慰,原来我的陪伴对一个学生居然能有这样的影响!
考研一役,她失败了,没有进入复试,但是她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认真思考后决定再来一年!毕业之际,她穿着学士服来办公室找我合影,表达了对那段我们并肩前行的日子的感激,还带来了最真切的祝福。
送走了X同学他们这一届毕业生,迎接着新一届学生的到来,等待着,守候着,所有的美好和幸福都降临到我的学生身上,因为他们值得!
幸得与你同行
刘超
转眼间,我的职业生涯已经进入到第八个年头。翻开在经院与所带第一届学生共度点滴的时光画册,每一页都记录着难忘的瞬间,每一行都镌刻着真切的温暖。
我带的第一届136名毕业生中,每一个学生都是故事的源泉,每一个学生都教会我如何热爱生活。这故事里:
一定有害怕公开场合发言却勇于挑战自我,获得院级百生讲坛二等奖、互联网+比赛省级金奖和国家奖学金、毕业选择西部计划的王美晨;
一定有凭一己之力帮助学院拿到运动会男子团体第三名、考取武汉理工大学体育专业研究生的旅游Q1841班班长张灵傲;
一定有勇闯世界技能大赛烹饪(西餐)项目获得湖北省第五名、努力两次终获国家奖学金、担任学生会执行主席的秦如玉;
一定有经常与我并肩探讨青年使命、以毕业生身份选择二次入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担当的马兴科;
一定有经常与我一同策划并开展支部活动、在职场上连续征服知名国企与外企、以不屈不挠精神面对各种挑战的毕名杨;
一定有在世界技能大赛烹饪(西餐)项目中斩获多个省市奖项,如今踏上自主创业之路,敢于拼搏、勇于追梦的黎荣翔;
一定有经常与我携手举办各类学生活动,在科研、竞赛、学习、工作等多个领域全面开花,时间管理超强的向丰;
一定有经常与我一同参加音乐表演、用才华与热情教会我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许多多;
······
苏格拉底说:教育是把火炬点燃,而不是把容器灌满。我要做的事情,不仅是让优者更优,更是要让所有学生燃起希望的火种,都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功。四年的时光很短,我和学生们的故事很长。我很庆幸,在我所负责的这些学生中,我不仅关注到了学生群体中的“英雄”,也关注到了坐在路旁的“鼓掌人”。
回想这些学生毕业转身离去的场景,我记起一句话: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是的,不必追!他们奔着美好前程而去,我伫立坚守育人岗位,我们都在奔跑,共赴成长之旅,我们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