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始终把人才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李慧开门见山地表示,“在全国两会‘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的号召下,吉林油田将积极探索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新路径,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能源人才培育体系,进一步解码‘681’发展目标引领下的人才培养‘方法论’。”
近年来,吉林油田持续优化“选育管用”机制,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干部队伍结构有效改善、抓好优秀年轻后备干部选拔培养、从严开展干部人事监督,实现了干部选用质量迈上“新台阶”。同时,建强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3年来结成200余对师徒,6名青年入选集团公司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加速了专家和骨干成长,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
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与公司高质量发展适配机制,有效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吉林油田将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建强学习型、创新型、效益型干部员工队伍,推动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竞相涌现。
一是精准滴灌,锻造复合型尖兵。根据公司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发展建设等核心业务发展要求,机关部门优选所属单位年轻业务骨干进行交流培养。依托重点项目、重大课题、重要工程,选派潜力大的年轻干部在关键岗位和重大项目中经受历练。在科研单位和采油采气单位之间开展双向交流培养工作,培养适应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发展的复合性专业技术人才。二是企地融合,培育战略型干将。为进一步深化企地融合发展,提升年轻干部综合素质能力,现已制定吉林油田公司与地方年轻干部双向交流挂职工作方案。通过企地干部双向挂职,推动油田专业技术与地方治理经验深度融合,打造“懂业务、善协调、强管理”的复合型干部队伍。三是梯队攻坚,激活科技创新引擎。建立中层级专家后备人才库,以专家技术团队为平台,以项目攻关为途径,通过师带徒、老带新等方式,加快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提升纵向晋升人员比例,为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四是多维赋能,打造技能人才方阵。持续推进技能提升工程,畅通“多元晋级”绿色通道,力争“十五五”末公司高技能人才占比达到20%。开展新一届技能专家选聘,建立价值创造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实施考核末位人员动态调整。搭建高水平的竞技平台,精准识别并培养新兴领域高技能人才。推进专家工作室等创新创效平台提档升级,持续开展“工程师+技师”双师型人才、“大工种、大岗位”复合型人才培养。
“这些年轻人就像黑土地上钻探的新井,只要给予精准的开发培育,定能喷涌出无限能量。”这句话,道出了吉林油田人才战略的精髓——以工作创新激发人才潜能,用实战平台锻造能源铁军,在建设千万吨级绿色能源企业的征程中书写新时代的“人才答卷”。
(记者 周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