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我见证了山东农业大学女教授联谊会的成立,倍感荣幸。这既是我们女性教育工作者携手共进的新起点,也是传承育人使命、激扬巾帼力量的重要里程碑。我想用三个词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
第一“感恩”:感恩学校和老师的培养,感恩前辈的引领,感恩这个时代赋予女性绽放光芒的舞台;第二“责任”:作为首批会员并荣幸担任秘书长和导师,我深知肩上责任重大———既要做大家学术道路上的同行者,也要做女性成长的知心人;第三“期待”:期待与各位老师携手,以“师者之光”润泽万千桃李,以“女性之力”共展时代芳华!下面我将从个人成长、平衡家庭与工作、开展学生指导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梧桐树下向阳而生
我是土生土长的泰安人,从小仰望着泰山长大。1999年,我考入了农大,本硕博一读就是9年。从攻读研究生开始,我的导师就告诉我们,做研究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坐得了冷板凳,有“十年磨剑”的毅力和干劲,才能做得出能够写入教科书的大成果。得益于老师的教导,我也逐渐树立了自己的科研目标与榜样。细数起来,我在科研路上遇到很多挫折,比如,在博士毕业前夕,自己倾注全部心血的研究成果在发表前被同行抢发,多年的研究成果瞬间没了价值,感觉特别懊恼和沮丧。后来在导师的鼓励下,我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分析,获得了更大的创新和突破,最终这篇“回炉”的科研论文得以在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我的博士论文获得了省优秀博士论文。这件事情一直提醒并激励着我,顺时得意不足夸,逆水奋进方可达。
多重角色如何平衡
作为女儿、妻子、母亲,我非常幸运,得到了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我是一个力求完美的人,平时我的教学、科研、行政等各方面的工作强度很大,特别是科研工作,占据我大量的时间。多年以来,我凌晨1点之前基本没有睡过觉。但是,我始终坚持不管自己多忙,都会尽量在每天晚上8点到10点半这一段时间,停下手里的工作,陪伴孩子。等她睡着了,我再写文章、线上讨论工作等。累是累点儿,但是我想在不落下工作的同时,尽量保证与孩子的相处时光,毕竟作为一个女性,事业上的成功只是单方面的,取代不了来自于家庭的幸福。
事业与家庭如何平衡是女性绕不开的话题,我们一直处在摸索过程中,期待联谊会各位优秀的女教育家、女科学家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一起分享交流好的经验,共同构筑各自的小家庭和联谊会大家庭的幸福。
潜心育人全程关怀
下一步,协会将为每位导师匹配女大学生结对子,对她们进行一对一指导,我想结合自己做班主任和导师的经验,简单谈一谈我的打算。
一是要加强思想引领。通过课上的思想引领和专业引导、课下的座谈交流和谈心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二是要做好全方位的关怀。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专业学习、考研就业以及日常生活、职业规划、社会实践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全方位教育引导。三是要培养科研兴趣。通过课程实验教学激发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SRT项目,提高她们独立设计实验并动手操作的能力等。
总之,我会努力成为学生生活上的知心人,学习上的引导者、成才路上的指路人,以真心换真心,成为他们真正的朋友陪伴他们成长,这也是我们作为老师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