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
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殊荣,这既是对我们的褒奖,更是接续奋斗的序章。自2010年12月由教育部发布建设立项文件到2016年5月通过验收,浙江大学生殖遗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路走来,始终牢记“国之重器”的责任担当,在生殖遗传领域不断探索前行。在黄荷凤院士的引领下,实验室已成为女性科技人才成长的摇篮。这支包含18名女性PI及学术骨干、女性占比达70%的科研娘子军担负起了“守护生命起点”的千钧之任和人民重托。此刻我用3个坐标回顾与定位我们的奋进征程。
高度·攀科学之巅,镌刻中国印记
我们率先提出“配子源性疾病”理论突破,将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两代人;首创“出生缺陷一站式防控体系”,让5G+AI技术托举起全国34个省市家庭的“健康未来”;实现遗传病防控技术多重革新——将单基因病纳入无创产前筛查,以筛查手段实现诊断效能;建立胚胎多基因风险评估模型,开创糖尿病、乳腺癌等多基因慢病联合防控新范式。这些载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的突破,向世界证明中国智慧攻克生殖难题的实力与决心。
温度·用医者仁心,书写生命答卷
针对疑难生殖障碍、发育源性疾病和出生缺陷防控的民生难题,我们在技术集成创新的基础上保障科研成果落地,取得了显著成效。每个应用数据背后,都是一场生命保卫战:7.7万余名孕妇接受的无创产前筛查体系,近4万例精准的产前诊断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98.7%的高成功率及100%满分的诊断符合率托举起的是万家灯火;4800个家族遗传链生殖魔咒的阻断,16000名健康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嘱托的答卷,更是当代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家国情怀。这些成果在CNS系列医学顶刊发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在全国40余家单位推广应用,为提升我国生殖健康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实现了把科研成果根植于祖国大地和人民的初心。
厚度·以传承创新,铸就人才高地
我们传承与创新并举,引领年轻女临床医学家拓展新思路新技术,实现产学研用融合。团队培养了在全国多个省份担任学科带头人及医院院长等重要岗位的医教研骨干50余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青年医师、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海外优青等国家高层次人才6名,涌现出了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优秀博士提名、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挑战杯特等奖等优秀女性获得者,造就了一支能够与国际接轨、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层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实现科技自强自立提供了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与保障。
面向新百年征程,我们将以三个“永不止步”践初心:在基础研究领域永不止步,深化生命奥秘探索;在技术转化中永不止步,打造全链条创新体系;在服务人民中永不止步,筑牢生命健康源头防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嘱托的,我们要做伟大时代的书写者,让巾帼智慧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壮阔实践中绽放夺目光彩,为推动我国生殖健康事业的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浙大妇院常务副院长、生殖遗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