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重庆市杂文学会重庆杂文 - 重庆杂文

“您好,哪吒老乡!”

作者:​鲁也    
2025-03-14     浏览(105)     (0)

自从动漫电影《哪吒2》票房超过148.82亿元,荣登全球票房第六名,哪吒随之成为顶级明星,世界级名人。俗云:“贫居闹巿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不,哪吒名气大了,富了、发了,认亲戚老乡的人自是争先恐后,络绎不绝。

哪吒老爸托塔天王李靖乃陈塘关总兵,陈塘关在哪里?据说就在咱老家川南泸州。老乡遇老乡,两眼泪汪汪,毕竟当一回“哪吒老乡”是何等荣耀!但相邻的宜宾不服气,说他们那里有一座“哪吒庙”,还有个“哪吒洞”,说明这位“新富”乃五粮液之乡宜宾土著。接着,河南、天津、福建也相继发声,或云那里有哪吒出生地,或说其地有可闹之“海”,也争得面红耳赤。最逗笑的是远在天边的印度也跟着掺和,说哪吒是印度人,名“哪吒俱伐罗”,李靖也不叫李靖,叫“毗沙马天王”,真是你说东大门他说洗脸盆!不过都说明一点,大家都深谙名人效应,知道那东西值钱。“钱钱钱,命相连”,为了钱,谁不拼上老命一争!

其实,哪吒不过神怪小说《封神榜》(又称《封神演义》)中一个虚拟人物,头戴紫金冠,足踏风火轮,翻江倒海,大闹龙宫,煞是厉害;又说“剔骨还父”“割肉还母”,更是感人,但都是小说的编排塑造。就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又是八戒背媳妇,又是芭蕉扇火焰山,生活中并无其人其事。硬要往某人某地套,岂不有些滑稽?

同一类问题在泱泱吾华并不鲜见。前些年争诸葛亮,争武则天,争李白,争杜甫,争曹操坟,争梁祝墓,甚至争女娲,争黄帝,就连清清楚楚的“牧童遥指杏花村”,也要争得脸红筋胀,乒乓翻天。说穿了,争名人名地,有利于开发旅游,谋取地利罢了。其初衷可以理解,但争到不分真伪,罔顾历史的地步,就有些越过“红线”,为每一个唯物论者所不取了。

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发旅游,何必都在死人堆这“一棵树”上吊死?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都各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怎样都比弄假古董强。看青城山镇成千的老头太婆,成年累月,熙熙攘攘,图的就是一个凉爽、安静。再以重庆城为例,过江索道,穿楼轻轨,魔幻立交,两江夜游,都没与什么“名人”古董挂钩,不照样成为四方游客打卡的“网红”吗?还有更多的革命遗迹,红色文化,不仅资源丰富,更是党史党性教育的重要基地,哪一处不比一个不着边际的哪吒强?

电视剧《最美的乡村》中,整体贫困的石河峪村,依靠“祖宗留下的长城和新中国建设的水库”,也就是依靠自然风光吸引摄影爱好者,开发高端旅游,一举而脱贫致富。核心就是从自身的特点也就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生拉活扯去找个古人名人或电影人物,让人啼笑皆非。

“哪吒热”就让它热去吧,多赚点银钿也于国家国人不无好处。只要别把自己“热”进去,弄得灰头土脑、人神不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