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艺术学院 - 《山东艺术学院报》

多措并举创新“艺术+思政”育人模式

作者:学生工作处 沙如雪    
2025-03-08     浏览(21)     (0)

  编者按:“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刊登了我校文章《多措并举创新“艺术+思政”育人模式》,展示了学校创新“艺术+思政”育人模式,着力培养德艺双馨、具有艺术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优秀艺术人才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经验做法。


  山东艺术学院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创新“艺术+思政”育人模式,着力培养德艺双馨、具有艺术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优秀艺术人才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夯实“党建之基”,促进专业特色与思政育人融会贯通

  学校立足艺术院校特点,在校级党建和思政建设一级空间——“时·艺空间”的基础上,结合各二级学院专业特色,在两校区学生生活园区建设了9个二级工作站。“时”和“艺”,是学校对于新时代有温度的艺术表达,是党建和思政工作立足艺术特色和艺术人才培养,对时事的体现、时间的把握、工作的落实和专业的夯实。“时·艺空间”的构建,将学生思政工作与“六艺育人”体系有机结合,努力在学生思政工作中践行“以文育人、以画育人、以乐育人、以舞育人、以戏育人、以影视育人”,不断推动党团组织进驻生活园区开展工作,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有态度的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平台。

拓宽“实践之路”,深化社会体验与思政育人知行合一

  学校积极拓展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渠道,推进“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将课堂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党政班子成员、机关部处负责人和二级学院负责同志走进班级、课堂,讲授思政课,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所盼;向学生党员、团学干部讲述身边的青春故事;邀请优秀校友做客校友大讲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引领学生体会知行合一的力量。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和乡村开展志愿服务,使志愿服务真正成为思政教育的抓手,用歌声、舞蹈、戏曲、绘画等多元化形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开展支教志愿服务等活动,真正将思政教育“写”在大地上,“写”进乡村里。

唱响“网络之声”,汇聚数字媒介与思政育人正能量

  聚焦时代发展大局,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展开网络大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分析、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依托各类新媒体平台收集思政资源,不断拓展学习宣传的渠道,“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全国高校思政网育人号、中国大学生在线、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易班APP等已经成为在校学生网络学习的新平台、思想疏导的新渠道、思政教育的新阵地,学校先后组织了“艺美中国”“以艺之名·赓续前行”“艺心铸魂”“艺心筑梦”等多个思政主题系列活动。

筑牢“立身之本”,推进廉洁教育与思政育人见行见效

  学校采取线上和线下、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形式,将“青廉课堂”融入“艺术+思政”教育中。与“树人德育”相结合,举办“青廉党课”,为党员讲授专题党课,切实筑牢思想防线,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与“创新智育”相结合,用好“青廉教材”,开展“青廉培训”,读廉洁好书,品廉洁文化;与“强健体育”相结合,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自觉抵制消极情绪的侵扰;与“和润美育”相结合,构建“青廉网络”,组织“青廉创作”,在校园、学院、班级、宿舍等阵地营造廉洁文化氛围;与“多彩劳育”相结合,通过开展校内外劳动实践,引导学生扣好“廉洁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