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想念坐在窗边的日子了。校园的教室见证我们的努力。余晖调皮地斜射入窗,给课桌镀上金边,给少年披上光芒,笔尖在光中起舞,书写青春年华,试卷卷起夕阳,光影掠过纸张,翻动着流逝的青春。日落之时,光芒散去,少年执笔的身影仍熠熠生辉。课间,我喜欢看着窗外安静地发呆,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还有美景相伴。窗外的风景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偌大的建筑一眼就能装下,张开手,无垠的天空也尽在掌握之中。我的思绪又飘到了远方……晚霞在图书馆的地面上泛着光,随而在桌子上留下金黄的一缕薄纱。《摆渡人》中“阳光透过窗子射进来,空气中四下飞舞的灰尘在阳光下闪烁着金黄色的光芒”这句话终于具象化了起来。人间最纯粹的地方有着我们最滚烫的理想。校园的图书馆是个奢侈的地方,在这里的人,可以平静又热烈地追梦,彼此陌生又熟悉。阳光普照着整栋楼,并努力把辉光照向每一处角落,照耀着你、我。这是二十岁,青春特有的味道。
校园之外,窗子以内,就这样,玻璃窗隔离了世俗纷扰,给了我们安静的环境,让少年借书减少迷茫,减少不安,求得片刻宁静,让每一个孩子学会在书中探寻真理,遇见答案。
绿树长到了我的窗前,仿佛暗哑的大地发出渴望的声音。在四月,在今天,在当下。
太阳慢慢西斜,那穿窗而过的一缕光就越来越长,直到照满我的全身。我攥紧拳头,虚虚地握着它,再随着它的位置移动,就像掌管了半个夏日。最后黄昏忽至,手里的光陡然有了颜色,像极了天边火烧的云彩。这时我伸开手掌,想截断这一缕日光,让它消失得慢些,再慢些。即使我知道它最后还是会离开,但好在它很快又赠我以月色。
是的,我们无须到外面看春天。正如钱钟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中所说:“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这是我们的独家记忆。
一栋书香的教学楼,一扇半开的窗户。窗外是明亮的景色,巨大的松树矗立在窗前,大大的枝丫垂着,傍晚的阳光穿过楼与楼的缝隙洒落在松树枝上,也照得楼道内部半明半晦。这扇窗户好似一个人的内心,像是暗沉的心被突如其来的阳光照亮,它在迎接这种温暖宁静的感觉,我也如此,微光照在我的脸上,包容我各种乱七八糟的情绪,安抚我不安、难以平静的心情,给我力量。
日光将整个校园披上一层华丽的盛装,校园内的建筑呈现出一种绚烂而瑰丽的姿态。校园里的每一处景观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流淌出温暖与宁静的气息,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要让这片美丽的景色定格在人们眼中。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校园变得静谧而美好,白天的忙碌时光在这时慢下了脚步。随着缓缓降落的夕阳,我漫步在河堤上,欣赏着自由生长的小花,含苞待放的郁金香。我身边,不时有三五成群的姑娘驻足停留,拍照留念,漫步走过。
春意盎然,是校园也是青春,好事正酿,是今朝也是当前。此刻,祝愿自己来年功不唐捐,阳光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