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寒假回到老家后的第一天,爷爷便神秘兮兮地把我拉到院子里,跟我商量着让我开车去帮他取快递:“小宏,开车带我去取个快递呗!”听到这个请求,我不禁一愣,心里叨叨着:“村口快递站离家很近,步行不过十分钟,至于动用汽车吗?”见我满脸问号,老爷子掏出了手机,熟练地切换到了网购页面,得意扬扬地在我眼前晃了晃屏幕。我定睛一看,差点没被惊掉下巴——这个快递件竟然是一台拖拉机!
“您竟然网购了一台拖拉机!这玩意也能在网上买呀!靠谱吗?”我满脸惊讶地盯着爷爷手机上标记着“3680元”的页面,嘴角还不自觉地抽搐了两下。爷爷却一脸淡定:“网上买方便啊!我们现在都在网上买农具。”一边说着,一边点开了网页里的产品展示视频给我看:“你看,这小机器能耕地、能拉货,自家不用时还能租给别家用嘞!”我对着手机,心里一阵凌乱。
说罢,我便钻进车里按下了启动键,载着老爷子来到了快递站。工作人员一听到我们报出的取件码,眼神瞬间变得复杂:“您家这快递……有点分量啊。”顺着他的指引望去,货架上躺着一大一小两个纸箱,大的那个足有半人高。我深吸一口气,扎稳马步,双臂发力——嚯!居然很轻松就抬了起来:“爷爷!您买的怕不是个拖拉机模型吧?”我掂了掂轻飘飘的箱子,哭笑不得。爷爷一边抱起小箱子,一边甩来一句:“这是微耕机,高科技的!真要买大拖拉机,三千块连个轮胎都买不着!”
回家拆箱,真相大白:大箱子里是机身框架,小箱子里塞满了刀片、螺丝和说明书。爷爷抄起图纸,迫不及待地开始安装。我怕他不会装,连忙问道:“爷爷,您能组装起来吗?要不然还是我来吧。”爷爷自信地答道:“这有啥难度?只要有图纸,飞机我都能装起来。”然而半小时后,他举着两根装反的扶手,讪笑着蹭到我身边:“咳,这图纸字儿太小……”我憋着笑接过“烂摊子”,边拧螺丝边吐槽:“您这‘高科技’,差点成我的‘手工艺课’作业了!”
组装完毕的微耕机活像只钢铁螳螂,刀片寒光凛凛。老爷子雄赳赳地推它下地,拉绳一拽,机器轰然作响。顷刻间,刀片飞旋,泥土翻涌,硬邦邦的菜地竟如巧克力蛋糕般松软裂开。几位邻居闻声赶来,蹲在地头捏了把土,眼睛瞪得溜圆:“老陈!你这机器不错啊,翻得又快又深!”爷爷双手叉腰,脸上满是自豪的笑容:“那是,这可是我在网上买的!”
不到一小时,半亩地翻耕完毕。老爷子叉腰站在田埂上,宛如将军检阅战场。围观的邻居们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问了一堆问题。“老陈,这机器吃油凶不凶?”“能租不?我家五亩花生地正愁没人翻!”“刀片能换不?我种红薯,需要深耕。”老爷子眼珠一转,摸出手机打开计算器,当场算起了租金,与邻居们开启了“共享农机”商业模式。
夕阳西下,我推着沾满泥土的微耕机回家,忍不住调侃:“您以前不是最不相信网上买的东西吗?现在怎么连拖拉机都敢在网上买了?”老爷子擦了把汗,忽然正色道:“时代进步了,我也不能落后啊。”他拍了拍微耕机,眼神狡黠:“我昨晚刷直播,看到邻村已经有人开始用无人机洒农药了!我也不能落后,得赶紧买一个回来练一练。”我笑着打断了他:“我觉得您马上就要网购火箭种地了!”
这场“网购拖拉机”的好戏中,藏满了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像爷爷这样的老农们不再执着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干,而是学会了在直播间比参数、在APP上淘农机。他们用二维码收款替代了皱巴巴的账本,用“共享经济”盘活了闲置农具。谁说科技只是年轻人的玩具?在田间地头,它正悄然改写着人们对“勤劳”的定义——从“吃苦耐劳”到“聪明高效”。
夜幕降临,老爷子蹲在院里擦拭着新买的微耕机,手机还外放着流行音乐。我忽然想起他常念叨的俚语——“人勤地不懒”,如今看来,这句话或许应该改成“科技勤地不懒”才更应景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