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报》

早餐里的幸福时光

作者:甄瑗    
2025-02-28     浏览(59)     (0)

       无锡是个鱼米之乡,同时作为古代中国的四大米市之一,经济相对发达。这里的生活节奏不快,居民的日子往往过得悠然自得,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们对早餐的选择上。泡饭,这种简单而质朴的食物,成为了喜爱米饭的无锡人早餐桌上的常客。不同于北方早餐的丰盛多样,江南的泡饭似乎更加贴近自然与简约,只需将昨晚的剩饭倒入热水中,轻轻地在锅里煮开,便能成就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饭。这样的泡饭,搭配上一块香醇的腐乳,咸鲜的味道在口腔中缓缓化开,为美好的一天拉开序幕,不仅暖胃,更暖人心。

       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自小体质较弱、营养吸收不良的孩子来说,泡饭虽简便易做,却难以满足我成长所需的营养。记忆中的童年,每天早上,邻居家飘来的泡饭香气总让我心生向往,但我妈总是用她那双充满爱意的眼睛注视着我,为我准备更为丰富的早餐。从金黄诱人的蛋炒饭,到松软可口的鸡蛋饼,再到热气腾腾的煮面条,甚至是偶尔奢侈的奶油面包,搭配上一杯热牛奶和一个白煮蛋,每一餐都包含了我妈对我深深的爱。她总说:“这样的早餐,才能给你足够的能量,支撑你上午的学习。”

      那时的我,单纯而天真,以为班里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如此精心准备的早餐。直到有一天,我与同学们在课间闲聊时,话题转到了早餐上。他们兴奋地分享着各自的泡饭经历,那简单的食物在他们口中仿佛成了无上的美味。我一听,心里痒痒的,那种对“大众”食物的渴望油然而生。放学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吵着第二天早上也要吃泡饭。我妈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犹豫,她耐心地向我解释,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我的肠胃较弱,过多的碳水可能会让我的肠胃不适应。那时的我,哪里听得进去这些“大道理”,只觉得别人吃得一定比我好,别人有的,我也得有,于是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想法。

        第二天清晨,我妈果真端了一碗热腾腾的泡饭摆在了我的面前,除了腐乳,我还拒绝了其他一切配搭,包括鸡蛋和牛奶。那一刻,我仿佛成了小小的叛逆者,享受着与众不同的“成就感”。然而,这份“成就感”并没有持续太久。整整一个上午,我都在与不断涌上喉咙的酸水做斗争,胃里的不适让我无心听课,老师注意到了我的异常,及时通知了我妈。我妈赶来后,只是轻轻摸了摸我的头,温柔而坚定地说:“我知道你的肠胃不舒服,主要是泡饭里水分多,养分单一,不过再过会儿你就会好起来的。”尽管我内心充满了委屈,但妈妈还是决定让我留在学校,以免影响学习。

       晚上回到家,我妈再次问起我:“明天还要吃泡饭吗?”我倔强地点点头,又摇摇头,嘴硬地说:“上午的不舒服不一定是因为泡饭,再试试吧。”我妈笑了,笑得那么温暖又带着几分无奈:“等周末时再试吧,别因为不舒服影响了上课。”此后,我又几次尝试着吃泡饭,但每次都以胃里反酸告终,这让我对泡饭既好奇又畏惧。

       渐渐地,我的饮食习惯与许多无锡同龄人产生了差异,我更偏爱面食和饼类,甚至后来在美国工作的三年里,对于以面包为主食的生活方式也适应得很快。朋友们常笑称我不像个地道的无锡人,而我也总是笑而不语。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切的背后,是我妈用爱为我构建了一个既健康又独特的饮食习惯。感激那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更感激那些奢侈的早餐,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早餐,更是母爱的味道,是我成长路上最温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