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悌之至也;临财莫过让。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说的就是家与国的密不可分、家国一体的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闻名中外的礼仪之邦, 而形成人人爱人以德的风气离不开家风家训的重要作用。 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家风始终在育人兴邦中发挥重要作用。
“山阴路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魏晋风度流传百世,王谢两家名满天下,琅琊王氏之所以在历史上罕有匹敌,就是因为他们人才济济、簪缨门第。 琅琊王氏最有名的当属王羲之。 王羲之染一方墨池,遒劲流美的笔锋令世人皆醉。 信、德、孝、悌、让的“五至”家训是琅琊王氏家族子弟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无论从立德、立功还是立言,王氏族人都以高标准的要求教育子孙。 这流传一代又一代的家训,培养了很多杰出书法大家和诗人。 家族长盛不衰,成为中华第一望族。 个人艰苦创业,家族兴旺发达,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昌盛,家风都是自我养成和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
《朱子家训》中记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家风家训的教导中,勤俭节约是亘古不变的主题,节俭的中华美德由此流传下来。 唯有节俭,可使家族和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美德之一,它从未离我们远去,也从未过时。“光盘行动”在近几年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大胃王”吃播浪费食物的现象已经被禁止,这当属家风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人的格言,“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是后辈的警句,习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实如晨钟暮鼓。 家风作为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是社会发展的涓涓细流。 新时代我们应当建设和谐的家庭风气,发扬良好的家风,倡导新时代新家风、国风的形成,让家风变成千千万万华夏儿女的“国风”。
今日之中国,河清海晏;吾辈青年,岂容卸甲,唯有自请长缨,发扬中华传统家风美德。 以家之微茫,壮国之日月,传家风之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