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主任何悦作为主要研究者领衔的基因编辑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临床研究——GT201注射液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头颈部鳞癌的单臂临床研究,在上海九院成功完成首例口腔癌受试者细胞回输,9周后影像学评估显示患者所有病灶消失,达到了完全缓解。
2016年8月,一名61岁男性患者因声音嘶哑伴喉部异物感就诊,在安徽当地医院被确诊为喉癌,并通过手术及辅助放化疗达到治愈。2023年9月,该患者右侧口底再次出现肿物,被诊断为口底癌,伴下颌骨侵袭及颈部多发淋巴转移。由于手术切除下颌骨和皮瓣修复可能造成严重语言、吞咽功能障碍和外形损伤,患者放弃了手术治疗。接受了多轮化疗和靶向治疗后,肿瘤依然迅速进展。家属得知上海九院正在开展TIL细胞疗法临床试验,决定为患者争取最后机会。患者顺利通过临床试验筛选,入组后在上海九院接受了病灶取样、桥接治疗、TIL制备与回输以及后续维持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寒战、发热、血压降低、皮疹等不良反应,但整体安全性可控,经过对症处理后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在TIL输注后仅3周,患者病灶显著缩小,达到临床部分缓解(PR)。9周随访时,影像学评估显示患者所有病灶完全消失,达到了完全缓解。
2023年9月,何悦教授课题组同沙砾生物合作申请了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第二轮《促进市级医院临床技能与临床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医企融合创新协同专项,九院何悦教授团队负责针对口腔头颈鳞癌的临床试验设计和开展。
项目负责人何悦教授介绍:“一线治疗失败的头颈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有20%左右,治疗选择非常有限。GT201是由上海沙砾生物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膜结合IL-15复合物编辑型TIL疗法,通过增强TIL细胞的持久性和功能性,同时减轻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效应,为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头颈鳞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本次临床研究的初步成果显示,GT201在患者体内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疗效,为后续研究奠定了信心,也为医企合作新范式提供新的路径。”2024年2月,全球首款TIL疗法产品Lifileucel获批上市,定价高达51.5万美元。相比之下,我国TIL疗法的自主研发和临床试验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国内患者提供了更具可及性的治疗选择。
上海九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在张锡泽教授、邱蔚六院士及张志愿院士的共同努力下,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学科。张志愿课题组与沙砾生物自2019即开展了大量研发探索,指导课题组周榕医师及韩永医师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课题申请。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表示:“我们早在30多年前就开始探索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但当时受限于技术条件,效果不佳。如今,随着产业界的进步,新型编辑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显示的初步疗效无疑为头颈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科室将依托国家口腔医学中心等优势资源,重点建设免疫细胞治疗病房和研发平台,推动免疫细胞治疗的关键技术发展,为中国式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陶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