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南油气田新闻中心 - 四川石油报

做,才有答案

作者:周翠莲    
2025-03-04     浏览(21)     (0)

生活的浪潮总是裹挟着新的挑战和压力,猝不及防向我们涌来。

面上的云淡风轻,却掩盖不住心中的疑虑:我可以吗?能完成吗?做得好吗?从哪一步开始,切入点又在哪里?

这些问题如同密密麻麻的荆棘,肆意缠绕,在心底疯狂生长,“迟迟不敢”成了我最大的阻碍。我决定,将大脑放空,扎入书海,从阅读中寻觅力量。

直至,我与这句话不期而遇:“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短短几个字,却让我瞬间清醒,有一种直击心灵的震撼。

仿佛在这一刻,我窥探到了“焦虑”的真实面目。它是盘旋于半空的“秃鹫”,用冰冷且贪婪的目光,紧紧锁定着我的一举一动。它耐心蛰伏,等待我在无尽的自我怀疑与恐惧中耗尽所有力量,而后俯身冲刺,彻底吞噬我的意志。它的双眼企图将我震慑,它的利爪企图将我划破,每一秒与它的对峙,都像在悬崖边缘挣扎,多一分迟疑,便多一分被深渊吞没的危险。

我们往往会高估困难,进而陷入自我否定的泥沼。在面对尚未到来的困难和挑战时,下意识用当前的状态去丈量和评估,结果往往会乱了阵脚。但我们忘了,挑战与机会本来就是共生共存的。一件事毕,我们可以复盘思索,可以深究本质,却不能丧失了翻篇的能力。思虑太过将会变成画地为牢,困不住他人却能困住自己。焦虑若是占了太大的篇幅,留给风景的插画,便会裁剪变少。

时不我待,即刻出发,也许才是最好的答案!

于是,我鼓起勇气,向前迈步,步伐蹒跚却又坚定。走得不好那又怎样?只要有方向,答案就在前行的路上。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其实,人生拥有超乎想象的容错空间,我们并非聚光灯下的演员,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不容许丝毫差错。我们更像是一往无前奔腾的江河,不会因途中分支纵横、地势崎岖而枯竭。在行进中调整步伐,不必事事完美,不用直达顶峰,每一次调整,都是一次攀登。

当我真正付诸行动时,便惊喜地发现,在不经意间四面八方都会出现助力。它来自于家人、朋友、同事,那些曾觉得无法解开的难题,也许只需要一通电话的问询便能破解。曾经,我被“完美主义”困在了起跑点上,畏惧摔倒,害怕会输,害怕一路随行的是嘲讽的目光。但现在,我不再陷入自证的困扰,既已准备好,那就开始狂奔,抛开桎梏,挥汗如雨。跑了才有条件谈提速,做了才有资格谈改进。

三四月做的事,八九月自有答案。时间的限制便是一个“想”字,别再让脑海中的念头不断拉扯,内耗只会偷走我们的精力与勇气。行总会致远,畏则会不前,我们务必要保持足够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待,着手眼前,把一切奉献给现在。

在付出行动前,所幻想的一切都只是幻想,马不停蹄地前行才是消除困境最好的良药。焦虑是一个非常虚幻的情绪,它的反义词其实是具体,当我们把脚落到了路上,一步一步向前走时,焦虑就被踩碎了。

放下手中的书,推开紧闭的窗扉,微风拂面,清香自来。此刻,我学会了既来之则安之的豁达,学会了前路开阔自由我的坦荡,我将自己的思绪于泥沼中彻底解放,愿以此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