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的2月末,眉山市丹棱县的油菜花田已泛起金色涟漪。物探公司测量工程中心员工曹英东专注地盯着仪器屏幕,布满老茧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如蝶。随着“滴”的一声脆响,第12个物理点数据精准录入系统,这位57岁的老测量工挺直腰杆舒了口气,额头细密的汗珠在阳光下晶莹闪烁。
“老曹,咱们这速度可不输年轻人啊!”午间小憩,54岁的阳波嚼着干粮,在微信里打趣道。这对年龄合计111岁的“银发老将”,此刻正与二三十岁的季节工们在测线上同场竞技。在眉山—邛崃三维项目蛛网般密布的三维测线上,测量工程中心31名重披战袍的老测量人,正用脚步精心丈量着眉山—邛崃三维项目的每寸土地。
“当年扛着数十斤的经纬仪翻山越岭,现在的测量仪既轻巧又灵敏,自己操作完全没问题。”曹英东轻抚仪器外壳,眼角的皱纹里漾着温情。“好在这几年都在坚持晨跑,身体和能力不会拖队伍的后腿!”阳波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专业技能都信心满满。
虽未操作近年出现的新型设备,但三十多载刻入骨髓的职业记忆,如同原野上春天的嫩芽,只需少许阳光便开始苏醒、萌动。春光里,两位老师傅的操作愈发流畅,卫星定位的电子提示音与花间蜂鸣合奏出美妙的春之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