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更替,岁物丰成。2025 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值此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员工、校友以及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诚挚感谢和美好新年祝福!
回首 2024 年,全体海院人携手共进、砥砺前行,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聚焦高质量发展,以锐意进取、守正创新的奋进姿态,推动学校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开放合作、文化创新、管理服务及平安校园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我们高举旗帜、强基固本,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1234”党建工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校 24 个党支部实现学习全覆盖。贯彻“我为群众办实事”四项机制,“双报到”志愿服务深入落实,开展共驻共建活动 30 余项,与“草莓小镇”建立党建融合发展示范区,持续开展“送温暖 1+1 爱心帮扶”扶助困难学生,主题党日活动 150 余次,党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加强纪律教育,印制《以案为鉴 警钟长鸣》党纪学习教育典型案例选编,强化常态化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学校政治生态不断巩固和优化。
我们统筹谋划、深化改革,激活内部治理“一池春水”。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成立八个二级学院(部),管理重心由学校机关向二级学院下移,办学活力不断激发。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健全依法治校工作体系,以规章制度废改立为契机,编制《学校制度汇编》,构建和完善以章程为统领的办学制度体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校园氛围更加浓郁。财务审计、招投标、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有序完善、不断优化。
我们秉持初心、创优提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硕果累累。新增工程造价、工艺美术 2 个本科专业,理工农医招生专业占比达到 67.86%,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64 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 1939 门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完成。知识图谱 AI 课程成功建设,5 门课程上线“学银在线”开放平台。校考点组织管理团队圆满完成考务工作,获 2024年度教育考试表现突出单位荣誉称号。省思政课教学比赛、青教赛、教创赛捷报频传,实现省级赛事一等奖和思政课教学赛事获奖零的突破。4 人在山东省高校体育基本功大赛中获奖。在 4 个学院成立首批笃行班,选拔百名师生承担64 项科研创新项目。学科竞赛实现获奖数量和等级双突破,参加省级以上竞赛 39 项,揽获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113 个。多途径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 届毕业去向落实率、考研过线率、录取率、升本率再破新高。5人入选西部服务计划,2 人入选山东项目。自主创业 54 人,2020 届毕业生张珂荣获“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金”国家级殊荣,榜样引领的作用更加显著。
我们向新而立、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跑出“加速度”。科研项目立项数量级别实现双提高,获批立项教科研项目、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横向科研项目 50 余项,科研项目总协议经费破百万。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 25篇,授权发明专利、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标准发布 10 余项,3 项发明专利开放许可,2 项发明专利成功转化。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加入中国动物诊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鸿蒙端云智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阿里巴巴国际站等签订教育部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校企合作协议 7个。
我们牢记使命、厚植情怀,展现“走在前、挑大梁”担当作为。参与“四级联动”文艺志愿服务暨“艺术村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为建筑企业开展钢筋工、施工员岗位专业技能培训,深入农牧企业,参加新兴农民家庭农场合作社培训 300 余人。与十余家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解决十多项技术问题,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盐碱地园林植物耐盐碱筛选、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创新改良、山东黄河文化视觉转译设计研究、新能源自动化测试平台等项目持续开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海院力量。
我们引培并举、聚力赋能,全面开创“人才强校”战略新局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青年教师培养能力持续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显著提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及教师个人实际需求,构建稳定公平且富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着力解决师生员工的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了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拓宽渠道、深化交流,合作共赢“朋友圈”不断扩展。与韩国、泰国等 8 所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参加中国(山东)- 古巴高等教育对话会,与古巴圣地亚哥东方大学、古巴马坦萨斯大学签订友好合作协议。为百余名学生提供留学、语言指导,32 名学生成功赴国外研学、交换、升学,开设三门非语言类全外文授课课程,拓宽师生国际视野,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增设软件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特色专业,录取人数实现新突破,非学历继续教育创收同比 2023 年增长 30%,“百万助学金计划”服务助力贫困学生成长成才。
我们精益求精、服务师生,以全方位管理构建“平安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全方位关心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首次开展辅导员育人工作案例评选活动,评选优秀案例18 份,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心理危机干预建立新机制,家校育人搭建新桥梁。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提高勤工助学岗位酬金标准,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校园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智慧校园“一网通办”服务平台高效快捷服务师生。树立“大安全”工作理念,狠抓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建立健全学校网格化管理制度,妥善应对处置各类舆情,营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我们守正创新、文化润校,引领“和、勤、竞、雅”校园风尚。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不断丰富,社团组织百花齐放,创新创业、大学生志愿服务、第二课堂文体活动三大项目再创佳绩,斩获省级奖项 18 项。校园文化活动开展 30余场,年度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达 18700余人次,“向光彩虹跑”“寻宝乐刮刮”“视听盛宴,一场到底”“舞出风采,唱响青春”等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志愿助力“中国村歌,唱响莱阳”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总决赛暨莱阳梨文化季文艺展演服务,展现莱阳形象、擦亮梨乡品牌,“金秋读书节”、“书香日历”、“山东方言集锦”等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持续运营,校园文化凝聚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获评“2024 山东最佳品牌影响力高校(民办本科高校、独立学院)”。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过去一年,全体师生用不懈奋斗创造了亮眼成绩。迈向崭新的 2025 年,学校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来确立更高远的奋斗目标,为早日建成“现代产业工程教育特色鲜明、开放型、创新性的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大学”而不懈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廿载芳华,弦歌不辍。当前,学校已全面启动二十周年校庆各项筹备工作。在此诚挚邀请各位校友相约母校,也热忱欢迎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贤达、各界人士相聚海院,畅叙情谊,共谋发展。
最后,祝愿全体师生、校友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锦绣、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