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中国第41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考察队利用我校建设工程学院、极地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极地冰孔测井成套探测装备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首次利用已有钻孔开展测井作业,获取了钻孔的温度、倾角、方位角以及钻孔直径变化等关键参数,得到了完整的冰川内部温度剖面,为揭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极冰盖的演化规律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前,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利用过我校自主研发的新型铠装电缆悬吊式电动机械深冰及冰下基岩取芯钻探系统 (IBED)在中山站以南约25公里处,成功钻穿545米厚的冰层和冰岩夹层,获取了连续冰芯样品和基岩样品。
据悉,我校建设工程学院、极地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已参加10次中国南极科考,参加了我国所有的南极钻探科考任务,参与完成了中国南极深冰芯最深孔,利用我校自主研发设备实现我国首次钻获南极冰下基岩,国际上首次在极地对可回收式冰下湖热融探测器进行野外应用,南极钻孔探测成果得到 《Nature》旗下的 《Communications Earthand Environment》期刊的认可,取得系列重大标志性成果,有力支撑我校双一流学科建设。
(建设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