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讯(通讯员 闵佳鑫)推广“聚能管”爆破施工减少超挖量、签订混凝土超耗责任状、成立混凝土超耗攻关小组……近日,四公司以“成本管理”为核心,针对隧道混凝土超耗严重影响项目效益的“老大难”问题,全面推进隧道施工精细化管理,严控混凝土超耗,在降本增效上努力挖潜。
该公司锚定项目精细化管理“开工前阶段”,组织召开混凝土损耗管理分析与预控会,全面梳理和通报近5年来在建项目混凝土管控的实际情况,对比正反“两个清单”,找准当前管控的短板,聚焦精准开挖和控制沉降两个要点,开展混凝土超耗管控经验交流,树立“先算后干、边干边算”的管控意识。通过建立“在建项目混凝土消耗数据日调度机制”,对混凝土损耗管控责任进行分解,从人、机、料、法、环、测等环节出发,将责任压实到各工区负责人、工点技术员、施工队伍,并签订责任书,每月及时考核奖惩。
“隧道混凝土超耗关键在于爆破开挖和沉降控制,过去软弱围岩爆破粗放,一炸一大片,炸空的地方都需要混凝土来填补。”该公司工程部部长魏磊说道,他们从爆破技术更新入手,在各项目隧道建设中,推广使用“聚能管”新技术应用。在广西地区围岩较好的地段,采用聚能管爆破施工,有效降低对围岩的扰动,减少超挖量,提高光面爆破效果,每循环可节约炸药39.3千克。
在柳梧铁路六绵山隧道建设中,该公司开展钻孔施工研究,根据围岩等级调整各炮孔装药量,调整钻孔角度和深度,确保炮眼间距、装药量和最小抵抗线3项要素达到最优化布置,不仅提高了光面爆破效果,而且上台阶炮痕残留率达86%以上,有效减少隧道超挖现象,节约施工成本约800万元。
为有效压降成本,该公司改革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建立了稳定的科研经费投入机制和内外合作机制。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加强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组织技术、经管、物资、检测试验等专家成立“混凝土超耗攻关小组”。针对各在建项目隧道建设实际情况,细化,制定对应施工工艺、工法标准,明确管控指标,形成“一隧道、一方案”,确保“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精细化管理的推动下,该公司隧道施工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柳梧铁路项目和西成铁路项目隧道初支喷射混凝土损耗较之前降低分别降低19%和23%,有效减少混凝土浪费,节约了施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