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潍坊学院 - 《潍坊学院报》

弦“舞”翩跹 青春“音”符跃动舞台

————学校音乐与舞蹈学院学子参加2025年潍坊春晚侧记

作者:学生记者  赵伟宏  杨彤    
2025-03-07     浏览(98)     (0)

本文介绍了潍坊市春晚中学校音乐与舞蹈学院学子的精彩演出,以及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学生们在排练中的成长。文章展示了学生们在舞蹈中展现的青春活力、专业精神和团队协作,以及学校在培养优秀艺术人才方面的努力。


蛇年新春至,鸢都年韵浓。在2025年潍坊市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学校音乐与舞蹈学院学子以高水平的舞蹈技艺,为家乡父老献上一场视听交融的文化盛宴。学院裴亚建、杨涛、任晓璐、张婷、宋静、丁莉六位专业教师,凭借深厚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教学经验,精心编排节目,指导学生演绎《更好潍坊迎新春》《吉祥》《那拉提恋歌》《兰影幽芳》等精品节目。舞台之上,学子们以灵动身姿诠释艺术之美,用激扬旋律传递新春祝福,青春风采与艺术魅力交相辉映,充分展现学院师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青春逐梦 台绽放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艺术殿堂的攀登从无坦途,聚光灯下的惊艳绽放,总是以练功房的万千次打磨为底色。怀揣着对艺术的炽热向往,学校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学生们在练功房里挥洒汗水,以青春的激情与坚韧,夯实专业根基,赢得了老师们的高度认可。

“当得知自己要登台潍坊春晚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惊喜,在感到兴奋与激动的同时还有沉重的压力,既惊喜于自己能够登上潍坊市春晚的舞台展示自己,又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够完美,会辜负老师的期待。”2024级音乐与舞蹈学院舞蹈学专业一班的姚静茹回忆起当时的心情,仍难掩激动。

对这些青春无畏的学子而言,压力亦是前行的动力。面对每日漫长的排练、繁重的任务、巨大的体力消耗,以及舞蹈对身体软度近乎严苛的要求,他们没有丝毫退缩。青春的字典里,从没有“放弃”二字。练功房里,他们一遍又一遍梳理动作、变换走位,汗水浸湿了地板,却也让青春的脸庞愈发闪耀,每一滴汗珠都是他们为梦想拼搏的勋章。

排练过程中,群舞里的“托举”动作成为一大挑战。这一设计独特的动作,不仅要求演员具备扎实基本功和出色的力量掌控能力,更考验彼此间的默契与毫无保留的信任。每次成功托举,都是托举者与被托举者的完美协作。被托举者需在瞬间精准把控身体平衡,展现出最优美的姿态;托举者则要稳稳发力,承受同伴重量,同时兼顾舞蹈节奏与情感表达。这不仅是力量的较量,更是青春协作精神的体现,大家在磨合中彼此成就,让青春的火花在碰撞中愈发绚烂。

与此同时,演员们还要在有限的舞台上,依照既定路线穿梭交织。群舞走位复杂、动作难度大,面对重重难题,同学们迎难而上。姚静茹坚定地说:“青春就是要勇往直前,不能半途而废。再难的舞蹈排练,我们也要做到极致,让青春在舞台上不留遗憾。”

他们在排练室里日复一日地挥洒汗水,一遍又一遍重复托举动作,不断调整发力点,探寻最佳配合方式;一次又一次梳理群舞走位,标记每一个位置,牢记每一个转身瞬间。在青春的不懈努力下,那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高山,也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谈及参加潍坊春晚演出的收获,2024级音乐与舞蹈学院舞蹈学专业一班的李梓源与姚静茹感慨万千:“登上潍坊市春晚舞台,我们深刻领悟到,舞蹈不只是肢体语言,更是综合艺术的精彩呈现。青春的活力融入每一个动作,舞蹈不再只是技艺展示,更是传递情感、讲述青春故事的桥梁,让观众在欣赏中产生强烈共鸣,感受青春的力量。”

上台、下台,旋转、跳跃、奔跑……学生们夜以继日地刻苦练习,让整个团队在舞台上呈现出最完美的状态。他们用青春力量绽放艺术之花,让学校多年来的教学理念得以完美诠释。在这方舞台上,他们以青春之我,逐艺术之梦,书写属于自己的华彩篇章。

师者领航 助力前行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我校学子在潍坊春晚舞台上的精彩绽放,背后离不开老师们的齐心协力。自接到演出任务直至最终登台,约两个月的时间里,排练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彼时,正值期末考试与学期工作总结的关键时期,老师们肩负着双重压力,却依然全程坚守在排练一线,为学生们保驾护航。

我校共有6个节目登上此次春晚舞台,其中音乐与舞蹈学院的任晓璐和张婷老师勇挑重担,负责4个节目的排练任务。为在有限时间内确保节目质量,老师们不辞辛劳,从清晨8点便带领学生开启排练,直至深夜11点多才结束一天的工作。“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他们凭借坚定的毅力与严谨的态度,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节目初审时,团队的出色表现赢得了晚会总导演的高度赞誉。

由于舞蹈节目风格各异,筹备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雕琢。舞蹈的动作设计、音乐选择以及服装道具的搭配,都对营造舞蹈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营造春节热闹、喜庆的氛围,在开场节目《更好潍坊迎新春》中,团队巧妙运用了灯笼、中国结、炮竹、大扇子等道具。在动作设计上,老师们充分发挥创作优势,灯笼与炮竹相关的动作设计得灵动清脆,扇子动作则侧重于展现宏大、壮阔的场面。音乐与舞蹈学院的杨涛老师更是独具匠心,将剑花融入其中。“剑花点点凝英气,步影翩翩展逸神。”剑花的加入,不仅丰富了扇子动作的多样性,更让整个节目层次分明、观赏性十足。

张婷老师在采访中分享道:“当时就想着怎样能让节目更出彩,剑花这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元素,既能融入春节的氛围,又能给扇子舞增添别样魅力,事实证明,学生们把它演绎得特别精彩。”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始终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情感与舞蹈表现力。从情绪的细腻讲解、情节的精心设定,到人物细节的生动刻画,老师们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将情感自然融入舞蹈作品,从内心深处感悟舞蹈的艺术魅力与感染力。

任晓璐老师在谈及教学理念时说:“舞蹈不仅仅是肢体动作,更是情感的抒发。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动作背后都蕴含着独特的情绪,只有将情感融入其中,舞蹈才会有灵魂。”

在平衡舞蹈难度与舞台效果时,老师们精准把控,适当降低某些高难度动作,确保整体表演流畅且富有观赏性。考虑到学生们难以快速适应不同舞蹈风格和节奏,团队采取分组练习与针对性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一克服困难,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与舞台表现力。师生们以专业精神诠释舞蹈内涵,从动作的精准呈现到情感的艺术表达,舞台成为了他们灵魂对话的空间。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温暖的鼓励,时刻激励着学生突破身体极限,用心灵去触摸舞蹈的真谛。

“真正的齐舞,并非镜子里的对称,而是心跳震颤频率的数学公约数。”杨涛老师说。团队协作不仅体现在动作的整齐划一上,更在于找到共通的节奏韵律。学生们在排练过程中展现出的创造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让老师们惊喜万分。正所谓“教学相长”,这也促使老师们在舞蹈创作与教学方向上,更加重视集体荣誉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育。

张婷老师感慨地说:“看到学生们在排练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那种团队凝聚力让我深受触动。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强化这方面的培养,让他们在未来的舞台上能走得更远。”当被问及最想对同学们说的话时,宋静老师满怀欣慰地感慨:“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演出任务,我为她们感到无比骄傲,也希望她们能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攀登更高的艺术高峰。”

学府之光 文化传承

在潍坊春晚的众多节目中,舞蹈节目《兰影幽芳》深受观众喜爱。谈及这个古典舞节目,我校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宋静老师介绍道:“《兰影幽芳》,单听名字就充满诗意,其灵感源自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兰花,在创作主题思路上,也借鉴了舞蹈《兰叙》。”

兰花,叶形简约素雅,花瓣洁白细腻,花蕊幽香淡雅。五六片花瓣中,唇瓣对称,瓣身狭长且略带弧度,恰似女性的纤纤玉指;其洁白凝润,仿若女性的肤如凝脂;那淡淡幽香,又如女性的暗香浮动。

基于兰花高洁馨香的审美意象,舞蹈《兰影幽芳》精心设计出文雅秀丽的舞蹈手势。该节目以兰花为载体,将抽象情感具象化。舞台上,《兰影幽芳》的演员们凭借灵动的肢体语言,勾勒出兰花的绰约风姿。每一次旋转、每一回伸展,都精准捕捉到兰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的神韵,或含苞待放,或肆意舒展,将兰花清幽高洁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演员们沉浸其中,仿佛自己就是那空谷幽兰,在舞台上倾诉着对美好品质的执着向往。通过这一舞蹈,将“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的独特价值观念传递给观众,其中蕴含的品质耐人寻味。

一直以来,我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地方文化发展的深度融合。此次音乐与舞蹈学院学生登上潍坊春晚,不仅是学生个人的荣耀,更是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成果的彰显。学校为学生搭建起丰富多样的实践平台,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踊跃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强大力量。

此次春晚结束后,学生们感慨万千,纷纷表示,一个人的出色不足以成就此次精彩演出,唯有团队成员紧密配合,舞蹈才能在舞台上完美绽放。同时感谢学校以及学院给她们提供的对外展示平台。”学校始终秉持让学生全方位、多领域发展的理念,对每一位学子的成长满怀期待,期望他们能在更广阔的天空振翅翱翔。

此次春晚演出,是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传承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为地方文化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育人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更多优秀艺术人才,为文化繁荣添砖加瓦。

随着2025年潍坊市春节联欢晚会的圆满落幕,学校音乐与舞蹈学院学子在春晚舞台上的精彩演出,因其蕴含的人文价值以及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赢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他们的表演成为这个新春最亮丽的文化风景,也为新的一年奏响了充满希望与活力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