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报

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工作部署会召开

2024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获表彰

作者:记者刘晓阳    
2025-03-03     浏览(135)     (0)

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部署新学期工作。会议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党建基层攻坚、发展新质理工



本报讯 (记者刘晓阳)2 月 21日,我校 2024-2025 学年春季学期工作部署会暨 2024 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仪式举行。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总结成绩、分析形势、明确任务、部署工作,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推动学校进一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以“先锋”姿态坚决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我校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林尚立,党委常委朱信凯、郑水泉、王易、冯仕政、郑新业、支晓强、青格勒图为 2024 年度学校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获奖代表颁奖。林尚立宣读学校表彰决定,共有103个次集体、467人次教职工受表彰。

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团队、师德师风建设团队、通州校区先期运行保障团队、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质量提升工作团队、学校新媒体运营工作团队、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工作团队、“陕公大学堂”组织工作团队、“先锋”社会实践工作团队等8个团队荣获“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度贡献奖”。

张东刚主持会议并讲话。他指出,2024年是中国人民大学砥砺前行、硕果累累的一年。全体师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航向,进一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持续淬炼“育”的本领、秉持“创”的劲头、发扬“闯”的精神、锻造“实”的作风,始终奋进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在高扬旗帜领航向、立德树人作示范、服务发展勇争先、人才建设聚合力、融通中外再推进、深化改革走前列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书写了“强国建设、人大有为”的时代答卷。

张东刚指出,当前是学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黄金窗口期,要清醒认识推进改革发展还存在的“六种本领恐慌”,即“见微知著”的改革敏锐、“远近结合”的改革谋划、“连点成线”的改革智慧、“攥指成拳”的改革协同、“突破惯性”的改革锐气、“动真碰硬”的改革担当存在不足。希望大家自觉对照检视,主动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张东刚就2025 年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2025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也是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走好“新路”的关键之年。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抓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贯彻落实,以新布局构建新格局,以新改革推进新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新人大,一往无前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接续奋斗。一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落地落细。要加速学校《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意见》方案落地,全面梳理和吸收广大师生意见建议,把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和举措落实落细;要加强系统谋划,集中力量编制好《面向2037 建校百年远景规划纲要及专项行动计划》,以“大规划”引领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宣介和组织落实,最大程度凝聚起广大师生干事创业的磅礴合力。二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大工程”。要持续实施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这一“一号工程”,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旗帜,引领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将学校奋力打造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的高地。三是做好党建基层攻坚“三年行动”收官总结。要强化“党建激活”,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学院激活”,优化提升校院两级治理;强化“青年激活”,推进干部教师管理分类施策、有效联动。四是推动“大中小幼教育一体化”综合改革。要拿出一套系统性、科学性、创新性的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总体方案,积极探索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衔接,实现大中小幼育人链条贯通衔接、紧密联系、有机统一。五是大力发展新质理工学科。要大力发展新文科、新理科、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五新”学科,强化“五新”学科有机融合、有机交叉,着力打造新的学科建设范式和未来科技的新增长点。六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