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北北方学院 - 《河北北方学院报》

致李泰棻

(一九一七年七月)

作者:李大钊    
2024-11-25     浏览(9)     (0)

这是作者给革痴吾兄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作者对当前政治形势的看法,认为民党已失其正系,言论发表已无正当之机关,并呼吁正名以避免混淆。同时,信中还讨论了政治用语的变化和解释。

革痴吾兄雅鉴:

国变日别后,仓黄出京,未及走辞为歉!南来栖迟沪渎,百无聊赖,幸有投止之所,不至漂泊旅馆,暇惟以读书自遣,尚足告慰耳。至于发表言论,今已全非其时,即有所欲言,亦无正当之言论机关,供吾发表。大抵今日之民党,已失其正系,不偏于弱,则流于暴,求能平心静气,刚毅不挠,依据法律,以与强暴之势力为恒久之抵拒者,盖无闻焉矣。前不自禁,偶为《太平洋》作文一首,既而思之,又自深悔,以今日人心之沈溺于利欲,逆耳之言,庸何能入?且以吾侪年少性率,修养未善,诚信中孚,未足格物,有所论列,徒召恶感,不足诲人也,诚不如缄默自守,徐俟劫尽之期,听其自忏之为愈也。阅《太平洋》知阁下与剑农之争,据理均有独到,所有稍涉感情者,惟有“苟非……如劳乃宣”一语,但此乃剑农行文之际,偶一失检,断非有意隐风吾兄,剑农敦厚朴实,醇乎儒者,至堪钦佩,幸勿以此区区有所介意也。至于书契文诠其义,本从时代事物之迁移,而日有变革,即如Gov-ernment一语,古义原诠为治人,今则有Self-government之用,正与原诠相背。又如De-mocracy,在希腊时代,Aristo-tle则用以诠暴民政治,而以Polity诠善良之民主政治,同时Polybros氏又以Democracy当亚氏之Polity,是知语言之意义,既因时代而有变易,即于同一时代之同一语言,又因用之之人而诠释各异。且有适居其反者焉。吾人用字释辞,正不必顾虑及兹也。以弟愚见,共和一语,在吾国今日既屡遭误解,民主一语,在常俗用之,亦与共和相混,仿佛皆专指国体之形式也者。为正名之计,莫如以共和一语,专被之于不立君之国体(此处用“民主”亦可),而别以民治主义,译Democracy以示吾民非仅以得一形式上之共和国体遂而自足,而更努力以求民治主义之实现与发达,俾其他贤人政治、有限民主诸说,皆不得托共和之名,而蒙马虎皮以乱国而惑世,此则今日正名之事切要而不可缓者矣。质之高明,以为何如?海上无何机会,行严先生已赴日本,尊著与商馆交涉事,或可磋商,容日致函行严,如何再复,匆匆不尽欲白。

弟钊 顿首

——选自《李大钊全集》第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