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16日,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巡讲活动在我校松江校区举行,这是上海法院实务专家“天团”进高校巡讲的第二站,也是上海首站。我校师生、上海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以及律师协会代表等600余人参加活动。
校长叶青表示,此次巡讲活动是落实中央精神,深化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融合的创新之举;是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我校合作办学的深化之举;也是法学院校与法治工作部门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协同发力的开创之举。本次巡讲活动将高校这一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与法院这一司法实务的“第一手资源”有机融合,期望双方能够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建共赢”的原则,继续深化合作,共同为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赵震表示,此次巡讲活动是法学教育院校和司法实务部门协同发力,推动法学教育改革的一次新的尝试;是上海法学教育对接服务“五个中心”建设的一次创新实践;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支持我校等院校,推动法学教育与法治实务相互融合的一次全新探索。他期待在上海法院系统的支持下,我校通过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加大交叉挂职力度,实施人员互聘计划。未来,双方将共同开展前瞻性研究,共建法治高端智库,全面提升上海高校法学教育质量和法治人才培养质量。
现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理秋宣布启动“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上海首站·华东政法大学巡讲活动”,并介绍“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系列巡讲”项目和巡讲专家。他表示:
“此次巡讲,正是上海法院矢志不渝践行‘强化实践教学,深化协同育人’理念的实际行动,也是对前期院校合作成果的进一步深化。”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和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以及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决议、《上海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21—2025年)》和《新时代上海法治人才培养规划(2021—2025年)》精神,2023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结合审判工作实际,提出了“司法机关要承担起法治人才培养的共同责任”的命题,主动与全国24家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学术交流、实践教学、互聘互派等10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6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展院校合作启动会后,上海法院与我校合作密切,联合设立了8个“涉外实务实训基地”、1个执行法研究中心,开设“知识产权司法实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诠释与司法实践”等4门学期制实务课程,接收47名学生担任实习法官助理,推荐51名涉外司法审判实务经验丰富的法官纳入我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师资库,聘任我校33名教授为上海法院特聘教授。
此次巡讲为双方进一步探索培养更多既精通理论又熟悉实践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打下更加坚实的合作基础。
上海首站巡讲活动启动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贾宇带来了题为“新时期刑事司法的理念与实践”的讲座,授课现场吸引了校内外600余名师生及司法实务部门的听众。鲜活生动的案例和鞭辟入里的解读,不断激发听众的思维碰撞,让整场讲座火花四溅。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