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陕西开放大学 - 《陕西开放大学报》

雨水知时节

作者:四川  张锦凯    
2025-02-20     浏览(24)     (0)

本文描述了雨水节气的诗意和春天的生机勃勃景象,以及春雨对农作物的滋养作用和对城市生活的美好影响。文章中引用了古代诗人的诗句,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憧憬。

一个漫长的冬季已经沉闷憋屈得太久了,九州生气恃风雷,一场及时的春雨让天空喜极而泣,化作点点雨水,滋润着大地,滋养着万物。天公抖擞,人亦振奋,这久违的雨水像是融入血脉里,让人精气神饱满,迎接希望的春天。

早春二月,生机勃勃的景象宜向雨中看,如诗如画的春色始终与一个叫做“雨水”的节气有关。雨水,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诗意,轻柔而飘逸,有灵性,滴在石径上、滴在屋檐下、滴在草木间,也伴随着杜甫的《春夜喜雨》,滴在每个人的心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初春,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无常,真可谓是“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傍晚,原本晴好的天空飘起了毛毛雨。夜深了,雨却出乎意料地变大,淅淅沥沥地无休无止。推开窗,一股“倒春寒”迎面袭来,冷飕飕的风把窗台前书桌上的手撕日历吹得上下翻飞。一丝春雨飘落在日历上,将一纸春色定格在“雨水”,很快一段被打湿的文字呈现在眼前:“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天气回暖,冰雪消融,春雨降临,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雨水知时节,人勤春来早。春雨贵如油,这是大地对农民最深情的呼唤,雨水催促他们奋蹄赶秋实。“雨水至,万物生”,沉睡在土壤中的种子,经过雨水的滋润,开始悄悄地发芽;“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犁铧翻卷起沃土,春耕正当时;“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雨水为农作物的返青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风调雨顺只是外因,要想粮满仓,还需在乍寒乍暖的天气中进行精细化农田管理,于是就有了“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的说法。雨水时节,细雨如丝,轻轻洒落,为田野播下希望,那是生命的律动。

早春的雨水,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有一些清新悠远的水墨画意。水滴轻轻拍打着窗户,仿佛诉说着城市的故事,而细雨中的老街更是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让人陶醉。夜晚,雨水汇聚成涓涓细流,映照着街道上霓虹闪烁的温暖,也打湿了行人的裤脚,但却带来了一段缠绵的柔情。撑一把伞,漫步城市,感受雨水的气息,一场春雨净心尘,享受一份宁静与美好。

雨水是春天的知音,它知时节,润无声,是喜雨,诗韵浓。中国古代的文人总是很浪漫的,比如说补点“雨水”,就可以为春天上色。韩愈写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自然就吟出了“最是一年春好处”的绝美佳句;元稹描写“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就是为了渲染“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的春意盎然;朱敦儒则用“春雨细如尘”给“楼外柳丝黄湿”点缀润色……伴着湿漉漉的诗句,我们走进一个姹紫嫣红、鸟语花香的春天。或许,春天之所以让人憧憬和沉醉,大概就是因为雨水知时节吧。

一场雨水,润泽万物,遍地春色,这雨、这水、这时节,来得正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