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社会责任落到实处,将学习一以贯之,永不停歇迈向远方的步伐……”雪落冰封冬已归,岁暮梦寐假期至。寒假期间,师大学子们各式各样的生活灿烂而缤纷,让人感到温馨的同时,也展现出其青春的活力和热血。
脚踩大地 开启实践新征程
凛冬已至,2024级旅游学院林郑展收拾完备,踏上了实习的道路。“我是浙江温州人,目前正响应团温州市委‘青燕归巢’计划的号召,在乐清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实习。”从报名前了解关于劳动人事争议的各类法条,到真正参与之后准备各种排庭材料、邮寄传票;从最初的左支右绌,到后来愈发游刃有余,林郑展深感收获满满。“因为工作的严谨性需要,我在实习过程中充满耐心,完成任务时也更加认真仔细。”
和林郑展一样,2024级旅游学院袁可颐也参与了“返家乡”活动,在家乡的血浆站里负责线上科普工作。“在宣传的过程中,经常能听到有人对献血存在排斥心理,科普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林郑展只能耐心地将培训的知识及相关实例一点一点讲解给民众们。“宣讲效果很不错,不少人认识到了血浆捐献对于挽救生命、促进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让我感到非常有价值。”在袁可颐看来,这是她人生中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农村开展支教活动……寒假期间,许多的师大学子们都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各式实践活动之中,将所学真正投入社会生活,在实践中真才实学,练就过硬本领。面对挑战,少年们早已摩拳擦掌,蓄势待发。
焚膏继晷 描绘学业新蓝图
寒假期间,许多学生选择利用这段时间为自己“充电”,不断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2022级文学院张雨菲准备利用假期时间系统准备考研复习,通过咨询考研机构的老师,再结合自身专业课的学习情况,张雨菲确定了考研方向,在寒假也有着详细的学习计划。“虽然是假期,但我不想让自己的学习节奏停下来。”张雨菲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在放松的同时,我会按照计划有序地学习考研科目,争取在这个寒假里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除了升学需求,语言学习也成为了不少学生的选择。准备参加英语四级考试的2024级外国语学院李汶芮,在线上找到了各种优质的英语学习资源,定时练习听力和口语,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在寒假期间学习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学习氛围不足和自律性不够,所以我选择去市图书馆学习。”同时,李汶芮还定期进行模拟考试,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希望我的英语水平可以在寒假期间取得质的提升,为即将到来的英语四级考试做好准备。”李汶芮充满信心地说。
纵情跋涉 激发前进新动力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趁青春,也有一部分师大学子选择背上行囊,踏上旅程,去远方寻找不一样的风景。2023级商学院王予婷便是这股寒假旅行热潮中的一员,她和朋友们一起,将目的地锁定在了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青岛。穿梭于古朴的石板路与繁华的商业街之间,体验着这座城市的多元与包容,王予婷和朋友们在海边上散步,感受湿润的海风轻拂面颊,眺望海天一色,一浪更比一浪高。“就着海风,喝口啤酒,三五好友。在短短四天时间里,我体会了青岛人民的生活,青岛真的是一座令人感到幸福的城市!”王予婷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旅行经历。
2023级旅游学院李宏博怀揣着对首都的无限憧憬,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他想亲自体验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抵达北京后,我深刻地感受到这是一座极为多元的都市。天安门广场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王府井则洋溢着热闹非凡的繁华景象,而故宫的建筑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北京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将各种元素完美融合。”李宏博分享道,这个寒假期间的旅行,不仅让他有幸目睹了无数令人心醉的美景,更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认知与见识。
恰逢新春佳节,大红灯笼高挂,春联福字张贴,师大学子们在这片热闹与温馨中绘好了新一年的奋斗底色。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锻炼能力,于知识的海洋里提升自我,奔赴远方山川湖海见证世间美好……他们用丰富多元的经历,书写着独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让新年团聚与成长奋进交织,为未来发展筑牢根基,积蓄前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