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开大学 - 《南开大学报》

南开留学生赴蓟州区体验新春文化

2025-03-01     浏览(17)     (0)

南开大学与穿芳峪镇联合举办留学生春节活动,留学生体验非遗美食、写福字、扭秧歌等,感受到浓浓年味和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成为中土文化友好交流使者。此次活动是南开大学工作站建设的最新一次共建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_梁煊 记者_李梦楚)为弘扬和传播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宣传和推介天津蓟州区文旅特色,深化“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建设,1月24日至25日,我校和穿芳峪镇联合开展“遇见美好走进蓟州”之“留学生喊你来过年”活动。

来自20多个国家的50余名南开大学留学生,体验品尝非遗美食、制作糖葫芦、写福字、扭秧歌、包饺子、采摘果蔬等系列活动,寻找蓟州的浓浓“年味”。

留学生们首站来到历史悠久的渔阳古街。独乐寺、鼓楼广场、建筑学社、独乐邮局等名胜古迹与特色场所,让留学生们无不惊叹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停地用手机拍照留念。独乐寺山门檐侧斗拱拼装的精巧,文创印章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都吸引着留学生们沉浸于中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与艺术风格的交融之美。“我很喜欢这里的建筑,很不一样,很新奇。”尼日利亚留学生韩懋楠说。

糖葫芦、八大碗、手工粉条等特色美食让留学生们目不暇接,地道的蓟州“非遗美食宴”,让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们一饱口福,尽情感受“舌尖上的中国”。

非遗美食体验结束后,穿芳峪镇的村民们迈着喜庆的步伐、敲着激昂的锣鼓,为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小车会表演。一个个装饰精美的“小车”、一头头生动形象的“毛驴”、一把把漫天飞舞的彩扇,深深吸引了留学生们的目光,让他们纷纷加入了这场热闹的春节联欢。“这个舞蹈很有趣,我是第一次跳。我知道这是中国过春节的传统习俗。音乐很喜庆,很高兴能和当地的村民一起体验。”来自塞拉利昂的卡马拉说。

写春联、送福字、投壶、包饺子,留学生们在中国农村感受浓浓“年味儿”。从和面、擀皮、包馅到煮饺子、蒸花馍,留学生们全程体验中国传统美食的制作。他们还拿起毛笔学习写福字、春联,毛笔在纸上舞动,捕捉有着吉祥寓意的文字的生命力,在一撇一捺中书写新年的祝福。留学生们亲手将“福字”送到村民家中,祝福村民们生活蒸蒸日上、祝愿中国发展繁荣昌盛。

在黄崖关长城,舞龙舞狮、背阁表演、古彩戏法、极限飞轮等民俗和杂技表演轮番上演,令留学生们目不暇接。雄伟壮丽的长城,如巨龙盘旋在山岭之间,留学生们边登边交流,领略长城魅力,感悟长城精神,争当名副其实的“长城好汉”。

走进刘庄户村芳草园大棚,留学生们每人手提一个小篮子穿梭在草莓、西红柿大棚中,品尝新鲜的果实,不时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

第一次在中国农村过春节的塔吉克斯坦留学生吴莫凡说:“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会把这次精彩的文化体验分享给更多的外国朋友。”

来自土耳其的留学生欧阳岚说:“中国的春节文化很吸引人,希望今后在南开学习和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文化的故事,将中国的精彩分享给更多人,成为中土文化的友好交流使者。”

据悉,本次活动是我校国际教育学院和汉语言文化学院,自2023年10月在蓟州区穿芳峪镇建设“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以来,双方组织的最新一次共建活动,是进一步推动工作站建设,带领留学生感知中国、读懂中国的又一次立体、生动的实践,旨在进一步助力穿芳峪镇文旅融合与国际化传播,以南开力量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