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开大学 - 《南开大学报》

奋力谱写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南开篇章

2025-03-01     浏览(17)     (0)

南开大学实施一系列评聘制度性文件推动多元评价,注重青年人才培养使用,引才目标数据库建设,提升人才效能。学校大力引进顶尖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打造高端人才团队,强化人才储备,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助力我国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上接第1版)为持续激发人才工作活力、着力破解人才评价体制机制障碍,学校陆续出台一系列评聘制度性文件推动多元评价,推动一流学科和基础学科率先建设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推动建成各学科“一人一策”人才储备数据库、引才目标数据库,制定并实施“加强青年人才培养使用的若干措施”“博士后队伍质量提升计划十条措施”,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使得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凸显。

南开全力打造高端人才团队,有计划地加强对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健全团队建设机制,依托高端人才、重点平台、重大项目,同步实现人才培养汇聚功能,赋予团队带头人更大的科研项目组织权、技术路线决定权、资源调度权,鼓励团队积极承接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并在原始创新上有突破性进展,构建起“人才+团队”长效发展的有效模式。

在学校的支持下,“人才特区”建设成效不断巩固深化。化学学院等9个“人才特区”以评聘改革为核心,调整运行机制,以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助理教授等岗位,加快聚集有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坚持高水平准入、高待遇支持、高任务要求,使“人才特区”切实发挥一流人才聚集地和引才育才“助推器”作用。

引育并举久久为功“倍增”愿景逐步实现南开大学放眼全球大力引进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一批各学科顶尖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纷至沓来。电子信息学科引进祝宁华院士及其团队,数学学科高速教授、麻小南教授、郭少明教授,环境学科刘雨教授,人工智能学科张军教授,社会学科张文宏教授,哲学学科干春松教授,经济学科万广华教授等一批顶尖人才加盟南开,有力提升了相关学科整体水平和国内外影响力。近年来,吸纳海内外青年学科带头人160余人,新鲜血液的融入,迅速壮大了科研创新力量,优化了师资队伍整体结构,积蓄了事业发展后劲。

学校充分发挥人才工作强大组织力,打造引、育、留、用、服务的人才闭环生态,动员各方力量,支持教师申报国家人才计划项目,长期坚持项目预申报、学科辅导、模拟答辩的三重辅导模式,向前延伸材料打磨过程,不断提升申报成功率。群策群力之下,“十四五”以来学校共入选国家领军人才46人次、国家“四青”人才124人次,各类人才计划项目答辩入选率平均超过70%,远高于全国40%~50%的平均水平。

各学科不断建强人才储备队伍,根据不同项目的功能定位,制定教师梯队培育计划,储备后续重点引进和培育人选;动员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担任申报人的一对一培养人,“一人一策”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增实力;不定期邀请校外知名专家进行业务指导,增进学术交流。

世界一流人才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学校人才“数量倍增、质量提升”的愿景“效果图”正在变为“实景图”。

专任教师规模从2200人增加到2400人,高层次人才以平均每年50人次的速度增长,总人数迅速达到355人。同时,人才储备队伍也从100余人增长到240人左右,45岁以下教师占比达到55%,师资队伍结构和质量持续改善。

作为“人才特区”政策改革先锋的化学学院,从世界顶尖高校引进60余位教育科研背景优秀、国际化视野开阔、成长发展潜力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特区人才入选国家“四青”以上人才比例高达80%,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与之相应,化学学科在全球学科评价体系中接近世界前万分之一,高水平成果竞相涌现,一批重磅成果登上《科学》《自然》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显著增加,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聚焦青年人才储备持续激发创新动能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

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

学校紧抓青年人才汇聚,强化分类储备。

———支持成熟期青年人才“挑大梁”,担任高层次科研平台、重要科研岗位、科研管理岗位和团队负责人,组建和带领团队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产出高水平成果。

———持续扩大快速发展期青年人才规模,通过“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和“人才特区”政策不断充实科研团队,采取长周期考核方式,给予稳定支持,有计划地发展成为国家级青年人才。

———加强启动期青年人才引育,以35周岁及以下讲师、副教授、助理教授、特聘副研究员和博士后等岗位作为主体,加大综合培养和选拔力度,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各学科举办青年人才论坛、博士后论坛,充实引才目标储备。

学校重视青年人才科学培养,强化分类考核。对新入职青年教师重点考核每年量化指标完成进展,分析职业发展规划。对青年学科带头人实行长周期考核,重点考核高质量业绩成果和代表作水平,支持其在国家、地方、学校重要发展领域揭榜挂帅。对已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成熟期青年人才实行定量、定性相结合考核方式,鼓励其瞄准重大原创性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潜心研究,冲击一流。

浓郁的学术氛围、一流的研究平台、高效的服务体系,为青年人才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扬帆起航,这是日新月异的活力南开;乘势而上,这是昂扬奋发的青春南开。秉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精神、“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学术宗旨,南开人正以实际行动,助力我国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南开有为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