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开大学 - 《南开大学报》

2025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举行

2025-03-01     浏览(28)     (0)

南开大学举行2025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开研讨。王旭在开幕式中强调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并期待专家学者共同为推动天津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和我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大会共设三个会议环节,聚焦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中的前沿问题。

本报讯(记者_闫瑾)2月22日,2025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在我校举行。本次会议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加快建设网络强国与数字中国”战略,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携手探索数字经济未来发展方向。40余名专家学者、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议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和理论体系。

天津市委常委、河西区委书记王旭,我校校长陈雨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年会主席团主席江小涓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天津市河西区区长穆生军,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林维,浙江财经大学校长魏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洪永淼,我校原副校长佟家栋,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陈斌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中美绿色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林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盛斌主持。

王旭在致辞中指出,数字经济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天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支点与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以“制造业立市”为根基,统筹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布局。期待与会专家学者深入交流研讨,共同为推动天津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和我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陈雨露在致辞中指出,面对数字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南开大学通过学科、平台等建设,大力推动数字和人工智能与大学教育的深度融合。未来,南开期待与各位专家深度合作,共绘我国数字经济与智慧治理的光明未来。

江小涓表示,中国是数字发展大国、人工智能大国,高校和学术界应该在理论研究、学术体系构建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相应的重要贡献,时代也在呼唤理论的指引和引导。学术年会的宗旨,就是汇聚国内外学术界力量,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问题提出有学理支撑的政策建议。

开幕式上,陈雨露、江小涓分别以“加密货币的崛起、挑战与应对”“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经济学应该有什么视角和标准?”为题作主旨演讲。

大会共设3个会议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数字产业与平台经济”“数字金融与贸易”展开研讨。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在2022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期间发起设立,旨在成为中国数字经济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学术网络,通过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聚焦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中的前沿问题,开展基础性、理论性和前瞻性的研讨,共同探索构建中国数字经济自主知识体系,谋划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