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上次写下一封带有温度的手写信,是什么时候呢?高铁清洁袋本只是起到收纳垃圾,维护车厢整洁的作用。可近日,高铁清洁袋上考研学子的留言走红网络,使清洁袋成了现今的“漂流瓶”,这又何尝不是传统书信魅力在当代社会的延续。
一字一句,表达心绪。写信与当今的短信还是有一定的差别。不论是旅途中的消遣,还是社会关系下无法自如地与他人诉说,亦或是因为对自身难以抑制的情感的抚慰。当把自己的心绪诉说给“一座之缘”的陌生人,怀着喜悦或忐忑写下一封不会有回复的“信”时,写信者往往更为放松。没有约定的收信人,没有固定的题目,万事万物皆可言。
一言一语,拉近距离。列车上的乘客,来自天南地北,他们或是踌躇满志的学生,或是初入职场的新人,亦或是满怀期待的旅者。不论是“写信者”还是“收信者”,也许彼此无相见之缘,可在读信的那一刻,时空的距离瞬间拉近。在不带有其他社会关系的考量下,陌生人的语言能给予人更加直接的感触。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曾谈到类似的观点。“对待一棵古松有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和美感的。”实用和科学的态度往往需要人与物发生互动,而美感却不同,美感是独立的,美也是有距离的。当我们欣赏与本身的生活没有利益牵扯的意象时,我们看到的往往才是这个意象本身。“写信者”的一言一语,与“收信者”自身生活存在一定距离,因此让“收信者”能更加直接地感受到信中的情感,而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程度的拉近距离呢?
一笔一画,传递能量。自然,清洁袋留言除了能让“写信者”的心境得以自由分享,使收信者产生直观的美感外,还存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许多人在袋上写下祝福、鼓励,或是安慰。收信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见到这封名为“温暖”的信。“见字如面”“展信佳”的美好寓意也早已深深融入国人的骨血。
在今天,信依旧会给我们带来独特的魅力与感动,这也是作为信的另类延续的“清洁袋漂流瓶”能产生如此大反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