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广东医科大学 - 《广东医科大学报》

黄子畅:管乐团首席拿了全国技能竞赛特等奖

作者:王丽君    
2024-11-25     浏览(30)     (0)

黄子畅是一名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也是广东医科大学管乐团大号声部成员。他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并获得多个奖项,曾因家乡文化和城乡差距问题参加志愿服务队。他是科研能手和管乐团大号首席,有着积极的兴趣爱好和热爱生活的心。他的目标是成为为缩小城乡差距而努力奋斗的人之一。


学海无涯,他步履不停、勇攀高峰,乐声悠扬,他身临其境、用心演奏,他是管乐团里科研能手,也是科研团队的大号首席,他是黄子畅。

黄子畅,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广东医科大学管乐团大号声部成员,连续两届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队伍获“百千万工程”省级优秀队伍奖,汕尾市驻东莞团工委,嘉奖队伍为“四星志愿突击队”,第一届“人卫杯”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卫生检验与检疫综合技能竞赛特等奖。

兴趣是最好的指导老师,觉得有趣,他一步步找到动力源泉,无论是管乐团还是科研亦或者是三下乡,向无限可能不断靠近,向心中所想一步步攀登,收获到无尽的乐趣与无与伦比的成就感,与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进行一次次思维的碰撞和共鸣。

高一时,他的外祖父因为肺癌并发症去世。高二时,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在上网课的日子里,看着一群群白衣天使,为守护人民健康冲锋在前,那时,他一直在想未来他要从事什么工作,如果可以做到如前人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高考后,他综合自己成绩,秉持着经世致用的原则选择了广东医科大学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

大一时,在学校的一次跑步中摔跤,一边的膝盖被磨得血肉模糊,一位骑着电动车经过的学长,毫不嫌弃他摔得一身污泥送其去医务室,为他的就医忙前忙后,当他想感谢学长时,学长已经一溜烟地跑了,这为他后来参加各种志愿服务种下了种子。

他连续两届参加七里香志愿服务队,积极回到家乡汕尾开展三下乡活动,作为本地人,他帮助队伍与当地老人进行沟通交流,并系统的搜集整理当地红色革命文化资料,以及绿色产业发展信息,为队伍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后期总结汇报,提供了较为系统的信息来源,在帮助队伍的同时,也让家乡的文化走出去,让更多的人知晓并了解那一段红色的革命岁月,同时,他也意识到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他希望未来能够成为无数为缩小城乡差距而努力奋斗的人之一。

春风化雨、诲人不倦。良师的教诲为黄子畅的人生点亮了一盏引路灯。在大一、大二期间,他的情绪和学习状态异常低迷,成绩也摇摆不定,迷茫是他那段时间最为准确的概括。辅导员李庆龄老师将他从低迷颓废的漩涡中拉了出来,让他找到了学习的方向。在科研路上,他又遇到了自己的良师,在备战卫生检验与检疫综合技能竞赛期间,郭欣荣老师事无巨细指导、倾囊相授,自始至终相信着他们团队,最后大家不负众望成功卫冕特等奖。

在迷茫时遇到了指引方向的人,在奋斗时遇到给与力量的人,在与自己相处时遇到陶冶情操的人。作为管乐团的一员,他或许不是最好的乐手,但是他是最认真的首席,周彦冰老师为他点亮遇见自己的灯,刚开始进入乐团时,因为是零基础,什么都不会,他每次见到周彦冰老师都很紧张,在第一次合奏时,也因为紧张而跑调,后来被周彦冰单独拎出来练习那一次经历,让他记忆尤深,随着排练次数的增加,他渐渐掌握了自己所演奏的乐器,也慢慢喜欢上了演奏乐曲时完全融入其中的奇妙感觉。

“想过退缩、想过逃避,但乐团中各声部的默契配合,让我想和他们共同朝着完美演奏的方向努力”在管乐团暑期集训时,一天七八个小时都在和乐谱斗争,有一段时间,他甚至对乐谱上的曲目深恶痛绝,但经过慢慢的训练,他发现自己越来越跟得上老师的节奏,乐团整体越来越统一,曾经那一段艰苦不堪的暑期集训,也格外让人怀念,他也从一个目不识丁、气息不足的乐理小白,成长为乐团低音声部的主力之一。从毛毛躁躁、急于求成慢慢转变为细致入微,他相信一步一个脚印,未来的自己会给现在的自己一个最佳答案。

潜心学习,他是全国技能竞赛特等奖获得者;热心公益,他接过他人为他撑起的伞;热爱音乐,他从零基础到首席。他说:“我不优秀,我只是向着优秀奔跑”“我不聪明,我只是比别人更努力”“我不突出,我只是坚持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