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青岛大学报》 - 《青岛大学报》

中共青岛大学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2025年春季学期中层干部研讨班召开

作者:丁超 刘董    
2025-02-28     浏览(41)     (0)

中共青岛大学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2025年春季学期中层干部研讨班召开,会议分析研判形势,研究部署2025年工作任务,加快推进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学校党委深刻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办学治校的新思路新理念,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新办法,推动学校综合实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本报讯 2月 20日至 21日,中共青岛大学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2025年春季学期中层干部研讨班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博学厅召开。

校领导胡金焱、魏志强、胡钦晓、刘彩云、陈涛、李荣贵、刘恩贤、何燕、李建波、牛海涛、吴世珍、张守珩出席会议。校党委副书记肖江南主持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战略部署,深化改革激发动力,加大创新释放活力,聚焦学校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分析研判形势,研究部署2025年工作任务,展现新形象,实现新作为,取得新突破,加快推进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

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召开中共青岛大学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2024年度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在第二阶段春季学期中层干部研讨班上,校党委书记胡金焱作《在传承中创新突破 在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主旨报告。校长魏志强作总结讲话。

胡金焱指出,近年来,学校党委深刻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准确研判学校事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系统谋划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提出了一系列办学治校的新思路新理念,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新办法,推动学校综合实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他指出,随着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学校开启了加快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站在这样一个新起点,要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广阔的全局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牢牢把握未来五年历史方位、时代坐标、战略定位、中心任务。通过列举实例和数据对比,胡金焱深刻分析了当前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阶段性目标、实现路径、基础依据(比较优势)以及压力和挑战。

胡金焱强调,要紧密关注当前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在传承中寻求创新突破。一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形势,要敢闯敢干敢为,厚植家国情怀,培育创新基因,引导学生成长成才;要顺应时代潮流,深刻改变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结构和培养标准。调整专业结构,实现专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紧密对接产业,推出文理、理工、医工等交叉融合的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专业;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树牢引用育并举人才工作理念,按照“高峰+高原”学科总体发展格局,着力汇聚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流人才集群支撑,同时抓好人才培育,特别是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给青年人“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给资源”。三是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与社会贡献度。在学科布局上,树立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打造点上有高峰,面上有高原,高峰高原相结合、多学科协同融合发展的学科生态;在学科发展上,树立改革创新思维,动态进行存量调整、增量优化;在龙头学科建设上,树立学科集群思维,打造基于“学科+”的学科集群,全力以赴“冲一流”。四是要坚持开门办学,发挥学院主体作用,有组织地推进学院科研成果转化,有组织地推进服务社会。学校要做好统筹,“对接校地、汇聚信息、统筹合作、引导供需、招才引智”,同时发挥好教育培训服务社会的功能。

胡金焱指出,学科、学术、学者、学生都在学院,学院是办学主体,也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主体,学校事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落实学院办大学的理念,增强学院办大学的能力。抓好“学院办大学”,主要是抓好基层党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九项工作、处理好党与政、教与学、点与面等九个关系。胡金焱还就如何当好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打造“四型”机关和“四型”干部队伍,以及抓好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要求。

魏志强在总结会议时指出,本次会议主题鲜明、导向明确、务实高效、成效显著。会议深入分析制约学校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主动寻求破解发展瓶颈的办法,对学校深化改革激发动力,加大创新释放活力,进一步实现新提升和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全体教职医务员工要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明确分工,强化督导,争做实干为先,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

魏志强强调,要在坚持“特色显著、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国际化”基础上加快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要锚定 “一流学科”突破核心目标,以学院办学为主体,强化系统布局;要聚焦国家与区域重大需求,突出 “医工交叉、特色鲜明,文理支撑、综合厚重”;要以体系化、可量化的改革举措全力驱动学校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突破发展。

魏志强就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2035、创新发展冲一流2030及2025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在一流党建引领方面,抓好一流的教工党建、一流的学生思政、一流的参政议政。在一流学科攀登方面,围绕“A类突破、B类倍增、学院有博”的目标,打造学科攀登计划。在一流科研筑峰方面,以专班运作、一体化模式推进高能级“六个一”计划,实现科研经费、国家级奖励新突破。在一流人才团队建设方面,优化人才政策,创新共引共享举措,精准量化绩效评价,激发人才活力。在一流学生培育方面,实施“AI+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强化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实现国家级教学团队、项目、成果、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新突破。在一流学院建设方面,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省市龙头企业、青大冲一流学院,重点抓好人才共引、学生共育、成果共享、学院共建等工作。在一流社会服务建设方面,依托学科优势与特色学科开展各类培训及研学项目,做大做强非学历教育培训,推动校友企业总部基地和学校基金会建设。(下转第二版


-----------------转版-----------------

上接第一版)在一流国际合作方面,积极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深层次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学术研究国际化。在一流校园建设方面,科学调整优化校区功能布局,深度挖掘空间潜能,着力塑造“一体两翼五园”的“3+2”校园总体布局。在一流基础支撑方面,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开放共享、绩效考核、动态调整机制,实现量化的质量提升、收入开源、支出节流。在一流体制机制保障方面,重点聚焦人员绩效、空间绩效、设备绩效、能耗绩效四大方面,实现科学、量化、精准、精细考核。

魏志强还就做好校园安全稳定、教学运行准备、后勤服务保障等开学前后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邀请临沂大学党委书记王焕良作了题为《锚定目标 抢抓机遇 改革创新 提振精神 奋力谱写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辅导报告。他从“办一所什么样的临沂大学”“怎么办好临沂大学”“临沂大学办学的体会是什么”三个方面介绍了临沂大学近年来的办学探索和实践。在“怎么办好临沂大学”这个核心问题上,他围绕人才工作、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合作发展等七个方面,给出了具有临大特色的精彩解读。报告开阔了思路,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改革发展的新范式,对学校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肖江南主持研讨班总结会议时指出,本次会议为学校全体教职医务员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强有力的举措推动2025年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奠定了基础。他强调,要以此次学习研讨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在统一思想中抓好贯彻落实,在明确措施中抓好贯彻落实,在担当作为中抓好贯彻落实,在抓落实中推动学校朝着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标奋勇前进。

教务处、科技处、人文社科处、研究生院、学生工作处、人力资源处、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合作发展处、国际交流合作处、财务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科研成果转化中心、自动化学院、纺织服装学院、青岛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部门负责同志做了专项汇报。研讨班还进行了分组讨论,十个讨论小组发言代表就学习讨论成果做了交流发言。

学校全体中层干部,组织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各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教师代表参加本次学习研讨班。


中共青岛大学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2025年春季学期中层干部研讨班现场 王沛然 摄


本报讯 2月 20日至 21日,中共青岛大学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2025年春季学期中层干部研讨班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博学厅召开。

校领导胡金焱、魏志强、胡钦晓、刘彩云、陈涛、李荣贵、刘恩贤、何燕、李建波、牛海涛、吴世珍、张守珩出席会议。校党委副书记肖江南主持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战略部署,深化改革激发动力,加大创新释放活力,聚焦学校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分析研判形势,研究部署2025年工作任务,展现新形象,实现新作为,取得新突破,加快推进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

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召开中共青岛大学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2024年度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在第二阶段春季学期中层干部研讨班上,校党委书记胡金焱作《在传承中创新突破 在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主旨报告。校长魏志强作总结讲话。

胡金焱指出,近年来,学校党委深刻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准确研判学校事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系统谋划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提出了一系列办学治校的新思路新理念,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新办法,推动学校综合实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他指出,随着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学校开启了加快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站在这样一个新起点,要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广阔的全局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牢牢把握未来五年历史方位、时代坐标、战略定位、中心任务。通过列举实例和数据对比,胡金焱深刻分析了当前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阶段性目标、实现路径、基础依据(比较优势)以及压力和挑战。

胡金焱强调,要紧密关注当前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在传承中寻求创新突破。一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形势,要敢闯敢干敢为,厚植家国情怀,培育创新基因,引导学生成长成才;要顺应时代潮流,深刻改变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结构和培养标准。调整专业结构,实现专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紧密对接产业,推出文理、理工、医工等交叉融合的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专业;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树牢引用育并举人才工作理念,按照“高峰+高原”学科总体发展格局,着力汇聚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流人才集群支撑,同时抓好人才培育,特别是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给青年人“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给资源”。三是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与社会贡献度。在学科布局上,树立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打造点上有高峰,面上有高原,高峰高原相结合、多学科协同融合发展的学科生态;在学科发展上,树立改革创新思维,动态进行存量调整、增量优化;在龙头学科建设上,树立学科集群思维,打造基于“学科+”的学科集群,全力以赴“冲一流”。四是要坚持开门办学,发挥学院主体作用,有组织地推进学院科研成果转化,有组织地推进服务社会。学校要做好统筹,“对接校地、汇聚信息、统筹合作、引导供需、招才引智”,同时发挥好教育培训服务社会的功能。

胡金焱指出,学科、学术、学者、学生都在学院,学院是办学主体,也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主体,学校事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落实学院办大学的理念,增强学院办大学的能力。抓好“学院办大学”,主要是抓好基层党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九项工作、处理好党与政、教与学、点与面等九个关系。胡金焱还就如何当好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打造“四型”机关和“四型”干部队伍,以及抓好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要求。

魏志强在总结会议时指出,本次会议主题鲜明、导向明确、务实高效、成效显著。会议深入分析制约学校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主动寻求破解发展瓶颈的办法,对学校深化改革激发动力,加大创新释放活力,进一步实现新提升和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全体教职医务员工要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明确分工,强化督导,争做实干为先,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

魏志强强调,要在坚持“特色显著、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国际化”基础上加快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要锚定 “一流学科”突破核心目标,以学院办学为主体,强化系统布局;要聚焦国家与区域重大需求,突出 “医工交叉、特色鲜明,文理支撑、综合厚重”;要以体系化、可量化的改革举措全力驱动学校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突破发展。

魏志强就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2035、创新发展冲一流2030及2025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在一流党建引领方面,抓好一流的教工党建、一流的学生思政、一流的参政议政。在一流学科攀登方面,围绕“A类突破、B类倍增、学院有博”的目标,打造学科攀登计划。在一流科研筑峰方面,以专班运作、一体化模式推进高能级“六个一”计划,实现科研经费、国家级奖励新突破。在一流人才团队建设方面,优化人才政策,创新共引共享举措,精准量化绩效评价,激发人才活力。在一流学生培育方面,实施“AI+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强化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实现国家级教学团队、项目、成果、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新突破。在一流学院建设方面,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省市龙头企业、青大冲一流学院,重点抓好人才共引、学生共育、成果共享、学院共建等工作。在一流社会服务建设方面,依托学科优势与特色学科开展各类培训及研学项目,做大做强非学历教育培训,推动校友企业总部基地和学校基金会建设。(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