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报》

让创新创业的种子破土而发

2025-02-28    

创新引领风潮,大学生应树立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实践培养创新之能,学校应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创新创业的种子已在学生心中埋下,他们需要勇敢迈出第一步,去尝试、去探索、去实践。

王允

东方神秘力量刷屏全球,科技创新再次引领风潮。杭州六小龙中有三家的创始人毕业于浙大,也让学校近期备受社会瞩目。创新,如同一颗颗充满生机的种子,蕴藏着改变世界的力量。而作为未来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在校学子该如何迎接高等教育带来的深刻变化,接受社会舞台提供的阳光雨露,让内心的这颗种子破土而发?

信念为基,点燃创新之火。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新的机会和挑战层出不穷,呼唤着创新者的智慧和创业者的勇气。青年学生应树立创新创业的意识,寻找属于自己的创新创业之路。正如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校友所言,信念是创新的基石。创新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或方法,更是一种内在的信念。只有坚定地相信创新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信心,坚持不懈地追求突破,特别是面对未知领域时,要通过不断尝试、探索和实践,将创新理念落到实处。

实践为要,培养创新之能。创新创业的种子并非天生,而是需要精心培育。青年学生要主动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培养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激发创新的灵感。要保有探索的勇气,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挫折中寻找机会。要经历实践的磨练,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感受创新的乐趣。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创新实践活动,充分汲取大学的创新养分,让种子蓄势待发。

氛围为媒,厚植创新之土。近年来,学校深化创新课程设置、提供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学校还开展蒲公英”“挑战杯等创业竞赛,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完善校友导师网络,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政策的支持,鼓励学生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勇于探索未知、敢于突破常规。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宽松的成长环境,都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创新创业的种子,早已在每个人的心中埋下。我们拥有年轻的激情、丰富的知识和无限的潜力。我们需要的是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去尝试,去探索,去实践,而那颗种子终将破土而出,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