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AICOM'2024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校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学子共斩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
该赛事连续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榜单,是全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创新领域综合类规模大、参与院校多、影响范围广的权威赛事。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15000余名师生参赛。
歌尔科技学院高度重视专业类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始终秉持“赛教融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能”的理念,以各类专业竞赛为抓手,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求学态度与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与创新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育人水平。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学院实践教学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见证,充分展现我校学子的卓越风采。
以智为翼 赛场拼搏
高阳老师,作为歌尔科技产业学院的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多年来一直对科技与教育领域怀揣着深厚的热情,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在筹备初期,为确保每位成员对团队的最终目标有清晰且一致的认识,团队师生围绕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的主题和目标展开了深入的商讨,并共同制定详尽的规划。
“有的同学在底盘代码方面经验丰富,而另一些同学则在系统设计上表现卓越。发挥优势、明确分工,才能让每个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最大的潜力。”回忆起筹备比赛时,高阳说道。
高阳与团队成员一起,对每位成员的专业特长和兴趣进行细致评估,并据此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定位明确后,每位成员都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日夜钻研、不断探索,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比赛展示环节,团队成员们满怀自信,带着精心打磨的作品登上赛场。
在“智慧果园”项目里,外形独特新颖的小车灵动地穿梭于各个任务点之间,凭借精准的操控算法,有条不紊地完成果实采摘与运输任务,其高效表现令人眼前一亮。
在“火线速递”项目中,经过精心改装、加装防护外壳的小车宛如一道疾驰的闪电,风驰电掣般穿越重重障碍,以惊人的速度将物品精准送达指定地点,展现出卓越的机械性能与敏捷反应。
在“智能系统”项目展示环节,他们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更是大放异彩,凭借强大的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能力展露无遗,在复杂多变的模拟环境中,为用户提供全面且精准的决策建议,助力用户轻松应对各种难题。
成功的背后总是伴随着无数的挑战和困难。参赛期间,团队遭遇了一系列棘手难题。模型训练环境安装与硬件设施不匹配,导致训练进程受阻;模型训练结果不理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训练好的模型如何高效部署到嵌入式设备上,成为横亘在眼前的技术壁垒;技术报告的撰写也因缺乏经验而困难重重。在系统集成阶段,模块兼容性问题更是让团队陷入困境。
面对这些困难,团队成员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拥抱数字化工具,借助AI技术迎难而上。他们在CSDN等专业技术社区网站上发布问题,寻求同行的帮助与建议;利用ChatGPT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辅助分析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思路。比如在解决模型部署难题时,团队成员通过ChatGPT获取不同部署方式的优缺点对比,结合自身硬件条件筛选出最佳方案。同时,他们加入各类技术交流群,与天南海北的同学们分享经验、交流心得。
团队内部也组织了多次技术讨论会,邀请有经验的同学进行技术指导,并开展集体调试。在讨论会上,成员们运用数字化模拟软件,对模块兼容性问题进行虚拟测试,精准定位问题根源,大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师生合力 稳步共进
“这个团队的成员都非常有才华,彼此之间的合作也非常默契,这种氛围让我感到很振奋。我希望通过我的经验和知识,能够帮助他们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同时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共同成长”。高阳回忆起参赛经历时满怀激动。
在指导团队时,他秉持着“鼓励创新与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注重尊重每个成员的意见,促进团队合作,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提到,团队在“智慧果园”“火线速递”和“智能系统”这几个赛项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每个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创新点。这些创新点来源于团队成员们的日常生活观察和思考,他们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实践,最终将这些创新点转化为具有实用价值的作品。
“团队的协作与执行力是我们的一个优势,也是我们团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谈及团队凝聚力的维持,团队成员王文昊如是说。
在比赛项目开发过程中,他们采取定期召开会议、使用在线协作工具进行信息共享和进度跟踪等方式维持交流。成员之间保持开放有效的沟通,及时反馈各自的进展和遇到的困难,确保每个人都能分享自己的进展和遇到的挑战。队内意见出现分歧时,团队会召开专门会议,让大家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在选择深度学习框架和具体算法时,成员出现不同意见。团队召开小型会议鼓励成员表达自己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小规模的测试和比较,用数据说话,用数据驱动决策。这种灵活的工作方式和团队的紧密合作,最终也帮助他们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回忆起备赛那段时光,每一个瞬间都令他们难以忘怀。“在赛前准备比赛材料时,需要准备的材料很多,我们那段时间常常准备材料到深夜,最后我们成功在截止日前完成了所有资料的整理。”团队成员班竣尧说道。
比赛临近时,团队发现参赛系统中存在一个重大的Bug。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珍贵。面对困境,大家没有丝毫犹豫,通宵奋战解决Bug。昏暗的灯光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力以赴,键盘敲击声、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团结奋进的乐章。当最终成功修复了这个Bug时,团队成员们疲惫的脸上流露着自豪的笑容,这一刻,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最终展示环节,团队成员们凭借着出色的创意和精彩的表现,赢得了裁判的高度赞赏。裁判不仅对他们的创意表示了极大的欣赏,还提出了许多深入且专业的意见。这不仅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了被认可的喜悦,更激发了他们对未来探索的热情和信心。
此次参赛,指导老师始终秉持创新理念,为团队指引方向;团队成员们共克时艰,相互支持,携手共进。他们用汗水和努力,共同书写了这段辉煌的篇章,成为了彼此青春岁月中最难忘的回忆。
智创未来 青年可为
当今时代背景下,“ChatGpt”“DeepSeek”的火爆昭示着数字化浪潮中的新发展态势,也成为了重新审视创新与智能化发展本质的契机。当代青年的成长轨迹已经与智慧化发展紧密交织起来。
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团队备赛过程中对ChatGpt及其他智慧工具的使用也正印证: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激发创新思维的催化剂。此次竞赛,我校学子跳出知识理论框架,在真实场景中借助AI工具,锤炼分析问题、团队协作与跨学科整合能力。正是DeepSeek等智能化工具的应用,让青年学子得以站在技术前沿,以更高效的姿态探索未知领域。借工具之力永葆创新发展初心才是智创未来的意义。
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团队以他们的卓越表现和非凡成就,为我们点亮了智慧之光,也为我们展现了创新梦想的无限可能。他们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更在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方面展现了出色的能力和素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拥有智慧、勇于创新、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赛事为团队成员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让他们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同时此实践平台又是一个展示和创新的平台,促进着科技创新与应用的发展。在这个平台上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还是进入职场,这些经历都将帮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团队的出色表现和创新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启示也将激励更多的团队和个人投身于科技创新事业中。
智慧化发展亟需更多兼具技术素养与创新勇气的青年力量。期待更多学子以赛事为起点,深入探索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在实践中成长为智慧时代的“破局者”。期待看到更多的优秀团队和作品涌现出来,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应用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青年与技术的共生共进,终将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科技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