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向全党发出号召: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复兴中的民族,前进中的中国,前景可期,大有可为。时代洪流浩荡向前,唯有斗志昂扬、自信自强、永不懈怠,方能勇立时代潮头,再争先机,再创辉煌。
一、深刻把据高校在教音强国建设征程中的使命责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识是成事的基础。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敏锐捕捉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当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高等教育要乘势而为、大有作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世界高等教育格局正发生历史性调整,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整体性跃升的重大时期,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征程上,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为、自信自强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龙头。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快速发展、正在进行重大调整和优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59.6%,全国有普通本科学校 1239所800 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双一流”建设高校147所。在高等教育的大格局中高校必须审视并认清自己所处的方位、明确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充分发挥好“龙头作用”、把握好“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全面提升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对外贸易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伴随着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步伐应运而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篇章应时而兴、伴随着新时代的伟大号角应潮而盛。建校72 年来,秉持“博学、诚信、求索、笃行”校训精神,锚定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涵育了先行先进、开放多元、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形成了“育人育才,融通中外,内涵发展,创建一流”的办学理念,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专业能力强、综合素养好,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努力拼搏的优秀毕业生。贾大的过去是灿烂辉煌的、现在是坚定自信的、未来是前景广阔的。特别是过去五年,校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双一流”建设稳步推进,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科研创新、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服务国家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坚
持以师生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积极主动对标首都发展战略,助力首都“四个中心”建设。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学校打下了积厚成势、乘势而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增强了师生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坚定了贸大加快发展的历史自信和行动自觉。立足新时代,站上新起点,贸大要在-流大学建设中强特色、扬优势、走在前、做先锋。
二、凝心聚力、自信自强、追求卓越,奋力开创贸大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形成广泛而深刻的共识,必须以高质量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高质量发展思想大讨论,提高站位,拓展格局,集思广益,共谋发展。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筹备召开学校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为契机,推动各学院各职能部门广泛调查研究,深入交流、深刻思考,党委专题会多次专题讨论,形成了学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学校提出立足一年,奋力干好三年,积极谋划好十年;立足十四五,奋力干好三十年,积极谋划好建校百年。“三年行动计划”是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最新成果,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精神的最新行动,是全校干部教师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特色一流大学建设的最大共识,主要包括十大行动。一是育人育才提质行动。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对办学质量水平的最好检验。着力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打造卓越研究生教育,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二是科学研究创新行动。聚焦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突出质量和贡献导向,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建强高水平科研团队,建强文科实验室,建强新型高端智库,建强学术期刊。三是学科建设优化行动。推进学科调整优化,做强优势学科、做优特色学科、加强应用学科、夯实基础学科、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布局国家发展急需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着力打造一流学科高峰,实现新兴交叉学科突破,推进学院转型重构。四是强师强教行动。“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资源。”大力弘扬优秀师德师风,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提升教师评价精准性。五是数字化赋能行动。“数字中国”是国家战略,教育数字化是时代趋势。加快创新数字化教育、构建“数字”学科群、升级科研协同服务平台,加快提升校园管理服务能力。六是做足做强做活“外”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