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 《普陀医院报》

”践行职业精神 倡导文明风尚 提升患者体验“
普陀区中心2023-2024年度”最美职工“

2025-01-27     (0)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医院围绕“心心相印·普中情”党建品牌和“五有五心”工作内涵,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弘扬职业精神,激励职工爱岗敬业、创新进取。自2024 年 10 月起,医院开展 2023-2024 年度“最美职工”评选活动,经支部推选、职工自荐、资格审查、事迹宣传投票、科室负责人投票和演讲擂台赛等环节,最终评选出“最美职工”10名,“最美职工”提名奖10名。

最美医生


李 炜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普通外科微创一病区副主任(主持工作)兼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工作格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事迹简介:中共觉员,2005年入职本院。先后获得上海中医药大学“十大医务菁英”“普陀工匠”等荣誉。率先在普陀区开展了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内镜下胆道结石激光碎石取石、晚期胆道恶性肿瘤内镜下射频消融治疗等微创及内镜诊疗新技术;擅长肝胆胰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主持区级和校局级课题4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上海市教委课题等多项课题。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40余篇,其中 SCI收录论著10篇,最高影响因子8.6分,参编参译专著7部。作为学科负责人,普外科入选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胆石病和大肠癌专病入选普陀区临床医学优势病种建设项目。



程记伟  主任医师、神经内科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在读)、硕士研究生导师

工作格言:以心为灯,做生命的守护天使

事迹简介:九三学社社员,2008年入职本院。擅长脑血管病和癫痫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科研方面,主持参与包括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科委等各级科研项目近20项,入选上海市“杏林新星”上海中医药大学后备业务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等人才培养计划5项,获国家专利授权4项,发表学术论文42篇,SCI收录12篇,主参编中英文专著5部。曾荣获第十二届上海市中医药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第一届“华佗杯”中西医结合脑病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项,并获上海中医药大学“十大医务菁英”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普陀区卫计委“医务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教学方面,培养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7名,获评上海市优秀毕业生1名。


最美医生(提名奖)

朱永强  主任医师、介入科负责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工作格言:医者仁心,知行合一

事迹简介:农工党员,2023年10月作为人才引进入职普陀区中心医院,入职后积极宣传疼痛微创介入治疗,带领团队先后开展 20 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并获普陀区专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项,多项技术在上海属于领先水平,在上海率先开展了透视引导下膝动脉以及肩胛动脉栓塞治疗膝关节与肩关节顽固性疼痛,率先提出顽固性疼痛患者的微创介入镇痛治疗理念,让疼痛患者不再忍受病痛折磨。具备介入医学与疼痛病学双专业正高级职称,曾获得镇江市第一批“金山医者”医学领军人才、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科技 3等奖《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委等奖项和荣誉。



张 莉 主任医师、全科医疗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

工作格言:专业品质,仁爱精神。

事迹简介:中共党员,2003年入职本院。做好与基层社区医院和我院专科之间“全全联合,全专联动”的纽带,多次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好评与锦旗。案例“全心全医,守护银龄”获得上海市医院协会老年医疗管理专委会首届“老年医疗服务与管理新举措、新实践”典型案例优秀案例奖。连续2年在中华全科医师学术大会上授课。教学方面,自2022年起担任全科基地主任,她倾注全力进行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取得了近三年全科基地结业考通过率达到 100%的好成绩。科研方面,2024年主办上海市继续教育项目2项,2022、2024年承办上海市全科医学分会主办的上海全科医师沙龙,并曾多次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24年结题区卫管课题1项,成中医教学课题1项。


最美护士


吴鹤瑾 主管护师、急诊科副科护士长兼急诊一楼护士长

工作格言:在笑容中温暖融化病人疼痛

事迹简介:中共党员,1991年入职本院。在临床工作中,她时刻关注患者的需求和病情变化,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并进行实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她能够迅速作出判断和决策,带领团队进行紧急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她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确保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不受影响,始终维持着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曾获得中医大优秀护士长、医院优秀党员、工会积极分子、优秀工会组长、年度优秀人员等荣誉称号。主持完成院级课题2项,院级精神文明课题2 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篇,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篇。



孙 文 琦  副主任护师、普通外科微创病区护士长

工作格言:用爱心编织您的健康与微笑。

事迹简介:中共党员,1989年入职本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30 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及技能,擅长消化道肿瘤的腹腔镜手术、胆道结石及胆胰管恶性梗阻、腹壁疝修补术以及各种急腹症腹腔镜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她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院内外组织的各项培训,发表论文近11篇,其中上海护理核心期刊5篇,参与课题4项。作为医院外科第二党支部副书记,她积极组织、参加各项政治学习活动,协助抓好支部建设,以“一支部一品牌”为基础,带领科室党员深入社区,建立更广泛的交流空间,提供相关疾病咨询义诊,提升群众健康素养。


最美护士(提名奖)


丁文静  主管护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护士长

工作格言:在重复中坚守,在平凡中闪光。

事迹简介:2008年入职本院,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刻苦钻研,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十多年的临床一线工作锻炼,让她从懵懂护士成长为一名具有丰富临床和管理经验的骨干护师以及护士长。在科室管理上,她坚持人性化和制度化相结合,按照业务能力合理搭配排班,奖罚分明,有效提升护士工作积极性,营造追赶超越、力争上游的工作氛围。2023年初面对病房激增的病患,她带领护士姐妹们全员坚守工作岗位,不计较个人得失,受到患者及家属的赞许和表扬。她多次荣获“优秀护士长““抗疫先锋”“十佳护士提名奖”等荣誉,带领的护理团队在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获得院品管圈二等奖,并参与上海市品管圈比赛。



张 晶 主管护师、门急诊儿科、儿科病区护士长

工作格言:术以专攻,情以致心,暖以病痛,护以健康。

事迹简介:中共党员,2005年入职本院。她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第四批优秀护理人才、院“业务百人”护理人才。她曾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新加坡中央医院进修。主持区卫健委课题1项、六院联公体课题1项、校级课题3项、院级课题3项,主要参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项目1项、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教学实验项目培育建设1项。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专升本儿科护理学授课,参编书籍1本、发表论文19篇、科普文章1篇、获软件著作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评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聚焦二十大展现学习力”优秀学员,医院最美“逆行者”、十佳护士、年度个人嘉奖、抗疫先锋、科研之星、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


最美医技


吴 蓉  主任技师、医学检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兼输血科科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工作格言:严谨求精、卓尔不群;厚德载医、行稳致远。

事迹简介:中共党员,1992年入职本院,医院检验科实验中心党支部书记。目前兼任中国核学会标记与检验医学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社会任职。主持上海市卫健委、教委及普陀区自主创新课题3项,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普陀区科委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以第一完成人荣获第十三届上海中医药科技奖二等奖,近年来核心期刊收录论文20余篇,SCI16篇,专利6项,其中授权3项。作为科室负责人,带领科室成为普陀区区属医院中唯一一家通过ISO15189认可的实验室。



吴 旸 副主任医师、超声医学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工作格言:行医一时,鞠躬一生;不求闻达,但求利人

事迹简介:1998年人职本院,从医二十余年,担任普陀区医学会超声学组组长等多项社会学术职务。为满足临床需求积极开展超声造影及超声介入技术并十分注重总结实践经验,使之理论化,思成行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多篇。作为上海市普陀区超声质控小组组长,她积极投身基层超声质控监督工作。在教学工作中,被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事务中心聘为督导专家,并荣获“上海市优秀带教老师”称号。此外,她还多次获得“优秀医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是患者心中的“生命守护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与专业担当。


最美医技(提名奖)


胡萍萍  主任医师、病理科主任、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

工作格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精益求精,臻于至善

事迹简介:2024年1月,她作为人才引进入职普陀区中心医院病理科。一年来,在她的带领下,病理科的报告速度和质量都取得了显著进步,获得临床科室的高度肯定和广泛好评。她曾被评为江苏省镇江市“金山英才”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学术技术骨干,曾主持6项市级科研项目,目前主持医院人才引进启动项目一项。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 SCI收录5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两项。作为教学主任,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教来科室轮转的住院医师、规培医师,让每一位学员能形象地理解枯燥的病理学知识。



王之颖  副主任药师、药学部副主任(主持工作)、硕士研究生

工作格言:诚以待人,毅以处事。

事迹简介:2007年入职本院。目前担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四届医院药学分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委员,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第二届药学分会委员普陀区卫生健康委临床药事质控组秘书等学术任职。多年从事科室临床药事质控和呼吸科临床药师工作。积极参与社区合理用药义诊、“健康直播间”社区帮扶等活动,推进合理用药宣传工作。在服务患者方面,自2022年6月开设中药热线电话,为患者解决各类中药问题,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主持区卫健委课题2项,参与各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先后获得“上海市优秀青年药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普陀临床医学院”优秀教师、上海市医院协会“优秀临床药师带教”等荣誉。


最美行政后勤


朱林筠  副主任医师、党务办公室副主任、组织科副科长(兼)、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

工作格言:党性铸医魂,爱心暖人心

事迹简介:中共党员,2008年入职本院。她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依托党委组织开展“五有五心”系列活动:围绕“心心相印·普中情”医院党建品牌,构建“一支部一品牌”矩阵;发挥“头雁”效应,打造“文部书记工作室”,同时联合“工匠 工作室”建设,将觉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完成“心心相印 党群医家”党群服务站等党建阵地建设,以增加基层党组织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开拓创新,通过“临床-职能”双向轮岗探索医院复合型干部的培养模式。以主要完成人结题市党建研究会、区卫生健康委党建课题共3项,作为主要参与人推进上海市公立医院“攀登”计划党建工作特色医院创建。



石水祥  电工、总务科

工作格言: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事迹简介:在医院,不管遇到什么维修问题,大家总是第一时间想到找“石师傅”。石师傅是一名普通电工,自1988年来院工作以来,始终将服务好临床一线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他擅长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经验,与时俱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敬业、勤奋、钻研和奉献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维修岗位上。在重大抢修工作中,他总是带头冲在前、干在前,从不考虑个人得失,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次维修。近年来他先后参与创城巩卫迎检、防疫物资搬运、隔离病房搭建、医院病区搬迁、2号楼配电房抢修、防台防汛等工作,为医院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最美行政后勤(提名奖)


李曙昇  中级经济师、医院运营、绩效管理办公室主任

工作格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事迹简介:中共党员,2003年入职我院。她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卓越的专业能力,在数据处理分析决策、精细化管理及推动医院整体质量提升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在实施落实绩效改革的过程中,她建立了科室内部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为科室的持续改进提供有力支持她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对科室的运营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她的努力,科室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运营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医院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她注重与临床一线沟通交流,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和服务模式,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归燕华  副主任护师、临床服务部主任兼膳食科代理科长

工作格言:保障有力 服务至上 精益求精。

事迹简介:中共党员,1997年入职我院她先后任职妇产科护士长、急诊科护士长兼外科监护室护士长、护理部副主任,2024年任职临床服务部主任兼膳食科代理科长。她积极推进后勤服务模式社会化转变,建立后勤第三方公司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考核制度、质量考核制度,做到“日查、周查、月查”并针对问题分析整改,不断高后勤服务质量;她积极拓展丰富多元的职工餐饮服务,探索落实“线下配送、流动餐车”便民服务,联合各科室在“梅兰荟食堂”开展护士节、医师节、儿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双11美食周、咖啡日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职工幸福感。2024年我院膳食科荣获第一批普陀区“企事业单位放心食堂”称号。


最佳新秀


蒋元烨  副主任医师、教育规培科常务副科长兼科研科副科长、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

工作格言: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团结协作,共创辉煌。

事迹简介:中共党员,2014年入职我院她致力于代谢性肝病的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创新提出了代谢性肝病的中西医综合诊治体系。近年来承担相关课题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8篇(SCI13 篇,Q1区6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授权1项;担任十余本SCI及中文核心期刊审稿专家,并任 FMB 杂志客座编委、中华中医药学会成果库评审专家。先后人选上海市东方英才,上海市卫健委五四青年、普陀区首届拔尖人才、中医药大学十大医务菁英、后备卓越中医人才、青年杏林学者,普陀区杏林优青等人才项目,并三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奖。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



胡 凡 主管技师、康复科/团委副书记、硕士研究生

工作格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事迹简介:中共党员,2015年入职我院主持院级课题1项,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项,市局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3篇(其中SCI1篇)。参编科普书籍2本。在专业领域,他擅长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疾病的康复研究内容获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青年论坛三等奖。作为团委副书记、健康科普与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助理、普陀区青年讲师团成员,他参与管理医院“科普医鸽品牌,编辑专栏200余期,主持直播120余期,全媒体播放超800万人次。个人科普作品曾登上上海大众卫生报、学习强国 APP、新民网等平台。获上海市职业健康达人,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优秀团员等20余项荣誉。


最佳新秀(提名奖)


沙雯君  副主任医师、内分泌代谢病科、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

工作格言:融汇中西,守护生命。

事迹简介:中共党员,2015年入职我院。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上海市名中医沈红权工作室成员,她擅长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融入到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管理,形成黄芪及以黄芪为主方的治疗特色,在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泌汗功能异常的诊治中积累了大量成功案例,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此外,在肥胖症、甲状腺结节及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诊治方面,她也积累了广泛的临床经验。获得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百人计划、临床研究型骨干人才计划,普陀区杏林优青计划,医院科研和科普百人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项目等,获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李祎楠  主治医师、全科医疗科、硕士研究生

工作格言:治病救人,精益求精,诚信行医,终身进步。

事迹简介:2016年入职我院。临床工作中,她发表4篇核心期刊论文,1篇论文在第十八届华人地区长期照护会议--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暨青年学者论坛上获“三等奖”,作为第三作者承担区级课题;教学方面,2024年起担任全科基地教学主任,多次接受院内外专家督导,近三年全科基地结业考通过率达到100%。发表教学论文1篇,以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承担院级教学课题各1项;科普方面,担任《芳香本草》编委,发表1篇省部级科普文章,在多个平台发表数十篇科普文章、视频和直播,其中多篇点击量超万次,为普及医学知识做出了显著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