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文芳)1月15日至16日,本科生院首次召开本研衔接培养实验班建设绩效考核会。校长助理、本科生院院长文劲宇参加会议并讲话。
文劲宇强调,相关院(系)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整合教育、科技、人才优质资源,落实人才培养主体责任;要切实推动实验班回归人才培养“试验田”的本质属性;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导师制、学分制,支持学生自主探索、个性发展。
21个学院对标实验班建设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围绕机制保障、建设举措、培养成效、示范辐射等方面展开汇报。
化学与化工学院配齐配强科研导师及授课教师团队,将国际学术前沿和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通过课程整合等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网安学院与知名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实践课程,将课程开设到企业现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和真实工作场景。光电信息学院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优先支持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的党员教授担任导师,引导教师支持实验班教育教学,优化机制激励卓越教学。未来技术学院整合交叉学科优质资源打造进阶式科研训练体系,探索“实验室轮转”“串编课程”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引入政府、行业资源支持开展未来技术前沿交叉学科创新研究。公卫学院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本科课堂教学,指导本科生参与相关学科领域具有前沿性和尖端性的课题研究。计算机学院合理优化大一数理课程体系,保障实验班动态进出机制落到实处,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在推免考核中的占比,努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电气学院聚焦有组织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按照双向选择原则确定导师,提出“让本硕博班同学成为像研究生指标一样的稀缺品”。基础医学院深入实施导师制,全程配备一对一学业导师、科研导师,小组讨论设计实施探索性实验,开展前沿文献和科技创新活动汇报。
此次考核交流在全面总结实验班办学绩效、查摆分析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加强了经验交流和互学互鉴。
启明实验班、强基实验班、未来实验班等 24 个实验班相关院(系)教学负责人、班主任、教务科长、导师和辅导员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