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宜宾学院 - 《宜宾学院报》

学校在海南顺利完成航天高粱种子冬繁

2024-12-31     浏览(128)     (0)

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科研团队在海南省三亚市开展高粱冬季繁育试验,利用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的高粱种子进行太空育种。试验有望创制出高产、高品质、高抗逆性的酿酒专用粮种质资源。航天育种也被称为太空育种。

本报讯 为推动酿酒专用粮的优化,利用太空育种技术,探索高粱品种改良的新途径,近日,学校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科研团队在海南省三亚市镇海村开展了一项高粱冬季繁育工作。此次试验使用的是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的高粱种子“江安1号”,该批种子于12月22日完成育苗并移栽到大田。

“江安1号”高粱种子由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酿酒专用粮团队李嘉副教授从江安地区的糯高粱农家品种中收集,依托中国科学院搭载项目组,利用实践十九号卫星进行搭载。实践十九号作为我国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自9月27日发射升空,10月11日成功回收,11月21日,完成种子交接。至此,实践十九号卫星圆满完成了近千个种质资源的空间育种试验,为我国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

航天育种,也被称为太空育种,是一种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将种子带入太空,利用微重力、高能宇宙射线等极端特殊环境,诱发种子基因变异的育种方法。这些经过太空“旅行”的糯高粱种子,在返回地面后,经过老师们的精心选育,有望创制出高产、高品质、高抗逆性等性状优良的酿酒专用粮种质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

(粟永英 李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