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报》

“报告树”,用斑驳树影为师生织就大学记忆

2025-02-21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门庭处雪松被师生称为“报告树”,见证了浙大办一流大学的沧桑巨变。它见证了学术报告的张贴、学子在树下相聚汇合等事件,也见证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在新雪松舒展嫩枝时,人们看到的是大学精神的传承。

李想

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的门庭处,一株雪松的更新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弦。这株被师生称为“报告树”的常青植物,超越了植物学的定义,成为承载着浙大集体记忆的精神图腾。在它的虬劲枝干间,我们能够触摸年轮镌刻的岁月,在它的寸寸肌理中,我们得以感受文脉传承的印记。

傲立风雪,坚韧长青。在“报告树”的枝桠间,生长着一代又一代求是学子的“精神年轮”。上世纪八十年代,当第一批学生将学术报告张贴在树旁时,当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在树下相聚汇合时,自然生命与人文精神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树荫化作了思想碰撞的露天剧场,根系则深深扎进浙大“求是创新”的文化土壤。这种自然与人文的共生关系,使得雪松不再是单纯的景观植物,而演变为校园精神生活的物理载体。

以年轮为笔,以枝叶为墨。“报告树”的成长中,见证着扎根中国大地办一流大学的沧桑巨变。它目睹了油印讲义到电子文档的更迭,记录了布告栏到云端公告的转换,感受过手写笔记与键盘敲击的不同韵律。在数字化浪潮席卷校园的今天,那些曾经在树荫下激烈争辩的年轻面孔,那些用图钉固定在树旁布告栏的学术海报,构成了对抗记忆消逝的实体锚点。这株植物以其独特的在场性,将碎片化的时代记忆凝结成可触摸的历史,书写着一代代人的故事,缄默着写下一首首智慧的诗。

当春风轻抚新叶,秋雨浸润旧枝,这株雪松以其不变的姿态伫立,将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轻轻揽入怀中,静默着,守护着。当老树完成物质形态的谢幕,其承载的精神基因正悄然在新栽苗木中延续。校友们自发组织的“记忆采集”行动,将四十年间与树相关的故事化作数字化的星光,点亮了记忆的夜空;景观设计师特意保留的老树残根如同一座时光的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记忆在岁月的流转中生生不息。

在新雪松舒展嫩枝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自然的更迭,更是一个文化符号的重生。它提醒着我们,大学精神的传承并非简单的物理延续,而是需要在代际更替中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这种跨越代际的精神共振,正是大学文化最动人的生命律动,如同一首温柔缱绻的诗,在时光的长河中轻吟浅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