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于2月7日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亚冬会开幕。习近平在亚冬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指出,哈尔滨是中国著名的“冰城”,是中国现代冰雪运动的发源地。来到哈尔滨,我们真切感受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正在成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对外开放的新纽带。欢迎大家畅游这片热情洋溢、开放包容的黑土地,追寻中国式现代化足迹。
作为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综合性国际冰雪运动盛会,从开闭幕式到火炬传递,从赛事裁判到志愿服务,再到“硬核”科技助力,我校师生在亚冬会中持续闪耀,留下了值得铭记的精彩瞬间。
开幕式上,国际奥委会委员、我国首位冬奥会速度滑冰冠军、哈工大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体育部研究员张虹作为最后一棒火炬手点燃主火炬。哈尔滨亚冬会速度滑冰项目裁判长、体育部副教授张春晖作为裁判员代表宣誓。我校404名志愿者承担开闭幕式环节志愿服务工作,展示哈工大青年的青春风貌。
出席亚冬会开幕式的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创始人、胡安·安东尼奥·小萨马兰奇,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周进强和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雪联主席约翰·埃利亚施等国内外贵宾来校访问,校党委书记陈杰、校长韩杰才会见贵宾并深入交流。
在2月3日举行的亚冬会火炬传递仪式中,包括李惠院士在内的多位师生、校友作为火炬手传递冰雪荣耀。由校友企业研发、搭载计算学部张伟男教授团队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脑系统的“夸父”人形机器人与火炬手击掌互动,为火炬传递加油助威。
本届亚冬会设有6个大项、64个小项,参赛规模为历届之最,来自体育部和多个学院、学部的20余名师生分别担任滑雪、滑冰、冰壶等项目的裁判员、技术官员,在见证冰雪荣耀的同时,向世界展示哈工大人的风采。我校1310名学子作为亚冬会志愿者,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专业细致的服务,为冰雪盛会贡献哈工大青年力量。
我校科研团队还以20余项“硬核”技术赋能亚冬会,在充分彰显科研实力的同时助力龙江向“新”而行,推动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成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对外开放的新纽带。
亚冬会举办期间,我校凭借科技赋能、志愿服务等领域的表现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报道总量超180篇。
(本报记者 商艳凯 王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