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调吸气性喉鸣。常见于气管异物、占位性病变(如大气道肿瘤) 、喉部疾病(如喉炎)、甲状腺肿大或颈部肿物引起的外压性气道狭窄等情况。其中,气管异物导致急性气道梗阻而引发的吸气性呼吸困难最危险,须紧急解除气道梗阻,否则会窒息。
2.呼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呼气费力、缓慢、时间明显延长,常伴有哮鸣音。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疾病。如果呼气性呼吸困难持续不能缓解,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和支气管哮喘急性或持续发作,应及时就医。
3.混合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呼气都困难,一般是因为广泛性肺部病变导致呼吸面积减少,影响到了肺部换气功能。临床上多见于大量胸水、气胸、广泛性肺实质病变、重症肺炎、肺水肿、肺不张等疾病。出现混合性呼吸困难时,一般情况较危急,建议及时就诊。
2个动作增强心肺功能
腹式呼吸:双手放在腹部,吸气时最大限度地鼓肚子,暂停1至2秒;呼气时最大限度地收缩腹部,再暂停1至2秒,如此循环往复。缩唇呼吸可配合腹式呼吸一起应用,练习次数不受限制,有助提升肺活量,增强心肺耐力。
吹笛样呼气:先用鼻子吸气默数“123” ,再把嘴唇缩小做吹笛或口哨样缓慢呼气,默数“123456”。呼气的力度,以能轻轻吹动距脸部30厘米的白纸为宜。
疾病引起的气短,一定要及时对症治疗。此外,可从生活细节入手,改善气短症状。
1.保持空气流通。建议房间每隔2小时就开窗通风一会儿。
2.适当锻炼。避免老躺着或久坐不动,没有运动基础的人,可以从散步、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做起。
3.饮食调理。可以吃些补中益气的食物,如小米、山药;也可以每日取适量百合、黄芪、西洋参冲泡代茶饮;还要注意少吃冷饮和油腻食物。
4.放松情绪。长时间负面情绪会影响呼吸中枢,压力大时可尝试进行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放松技巧。
(来源:生命时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