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石化公司 - 吉化报

炼油厂石油焦品质负荷双提升

2025-02-21     浏览(14)     (0)

延迟焦化车间员工紧盯装置关键部位运行情况,确保装置高产稳产。  杨志达/摄


本报讯(特约记者 杨志达)“我们积极开展优化攻关,在提升石油焦品质的同时,努力提高加工负荷。截至目前,延迟焦化装置每日加工负荷为3150吨,实现了在大比例掺炼油浆、大循环比操作条件下的历史最高水平。”2月19日,炼油厂延迟焦化车间主任严章东说。

年初以来,该厂严格落实公司“事前算赢”相关要求,密切跟踪市场变化,紧抓石油焦市场回暖机遇,加大生产优化力度,深挖装置运行潜能。

1月初成立专班,组织对标同行业先进,逐项分析、严格把控提高石油焦品质的关键指标。通过提高反应温度、循环比、焦炭塔大吹汽量,延长吹汽时间等相关操作,使石油焦产品质量完全符合2A级别标准,提质增效优化攻关迈出坚实一步。

“质量决定价格、产量决定效益。石油焦品质提档升级让我们尝到了甜头,我们乘胜追击,在产品产量上再做文章。”严章东说。

该厂以质量升级为起点,持续开展石油焦生产优化攻关,深入探索原油数据与石油焦产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技术人员24小时蹲守现场,紧盯装置管壁温度、炉膛温度、焦炭塔焦高等关键参数变化情况,采用微调、细调、精调的办法,逐步提高装置加工负荷,实现循环比0.34,粉焦量稳定控制在45%至50%之间,加热炉分支进料量达到43.6吨/小时,初步完成攻关计划,达到增产稳产目标。

该厂在公司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走访客户,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客户对石油焦产品质量指标的需求,全面介绍自身产品在关键指标上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攻关方向更加明确,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