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俗称“缠腰火龙”“蛇串疮”。相传蛇怕蜈蚣,在患病部位画上蜈蚣就会痊愈。靠这样的民间土法当然治不好病,反而耽误了疾病的治疗。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激活后引起的带有强烈痛感的皮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疱疹处会出现针刺样、烧灼样、电击样、撕裂样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随着年龄的增长,PHN的发病率逐渐升高。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70岁及以上者则可达75%。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发生。
如果带状疱疹患者在疹子长出来之前就感到疼痛,并且疹子出得越厉害,疼得也越严重,那么这样的患者更容易患上PHN。
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会让PHN的风险更高:
眼部被带状疱疹影响到的人,比起眼部没受影响的,得后遗神经痛的概率要高出一倍以上。
感觉到针刺样的疼痛减弱或消失,这也是预示可能出现 PHN 的一个重要信号。
本身就有慢性疾病的人,带状疱疹更容易发展成PHN。
免疫力低下或患有糖尿病的人,也更容易因为带状疱疹而留下神经痛的后遗症。
要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早进行足量、足疗程的抗病毒治疗非常关键,最好是能在72小时之内就开始。特别是对于那些50 岁以上、疼痛中重度、皮疹严重,或者皮疹长在身体非主要部位的患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除了抗病毒,早期就积极止痛,对老年患者适当延长抗病毒治疗的时间,也能有效预防PHN。另外,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保证充足休息,增强自身免疫力,也是预防的好方法。还有,积极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能大大降低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