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一段追光的日子。“同学们沉浸在紧张的复习氛围中。图书馆当然成为最热门的打卡地。A同学也不例外,他每天从早到晚都泡在图书馆里,甚至连午餐都只是一个简单的面包和矿泉水解决。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视线开始模糊,注意力也难以集中。这才意识到,在追求好成绩的路上,他已经很久没有好好休息,更别提给自己一些放松的时间。”
社团活动和学业之间常常需要作出选择,B 同学选择了两者兼顾。她既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又是社团里的活跃分子。然而,这也意味着她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了准备一场重要的活动,她连续几天熬夜策划和排练。活动结束后,虽然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赞誉,但她却感到身心疲惫,仿佛被抽空了一般。
C 同学一直在为取得好成绩而努力,他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除了上课和自习,他还要参加各种科研项目和学术讲座。他的生活仿佛成了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每天都在高速运转。然而,在这股“拼命三郎”的劲头下,他却忽略了自己的身体状况。直到有一天,他在实验室里突然晕倒,这才让他意识到自己已经透支了太多的体力和精力。
宿舍里的夜晚,往往也是同学们交流心声的时刻。然而,对于 D 同学来说,这些夜晚却成了她最焦虑的时刻。她总是在担心自己的成绩是否能够名列前茅,是否能够顺利拿到奖学金。这些担忧让她难以入眠,即使躺在床上,她的脑海里也充满了各种杂念。久而久之,她的睡眠质量越来越差,精神状态也变得越来越差……
“自我关怀”理论概述
在充满挑战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常常被要求展现出强大和无懈可击的形象,每天被各种选择塞得满满当当。可是向前跑的日子里,我们是否忽略了对自己的关怀和体谅?“自我关怀理论”或许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独特的窗户,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对待自己的方式。自我关怀理论(Self-Compassion Theory)是由心理学家Kristin Neff 在她的博士研究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作为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态度,它涉及对自己的理解、接纳和善意,特别是在面对个人失败、挑战或苦难时。自我关怀理论认为,对自己的善意和关怀是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础。
自我关怀理论有三个核心组成部分:自我仁慈;共同人性;正念。自我仁慈(Self-kindness):自我仁慈意味着在面对个人失败或困难时,能够以温柔和理解的态度对待自己,而不是自我批评或自我攻击。这种态度类似于我们对待朋友或亲人的方式,即在对方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和安慰。共同人性(Common humanity):共同人性指的是认识到所有人都会经历痛苦和不完美,我们的困难和挫折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这种认识有助于个体从感觉孤立和“我是唯一一个”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而是意识到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我们都是人类共同经历的一部分。正念(Mindfulness):正念涉及以平衡的方式观察个人的思想和情感,既不忽视也不过度认同它们。这意味着以一种清晰、非评判性的方式接纳当下的体验,而不是逃避痛苦或被负面情绪所淹没。
自我关怀的好处
01.有研究表明,自我关怀可以减轻个体对失败的恐惧,同时可以加强个体的能力知觉。02.高自尊个体的自我评估通常是苛刻的,有时会产生对自己极为不满的情绪。个人的缺点和不足的存在是合理的,这种不完美正是人性的一部分,自我关怀可以减轻自我憎恨。
03. 自我关怀还能够有效地缓解个人对自身缺点的焦虑。自我关怀水平更高的个体自我孤立感更低,他们感到与他人和社会相互联系的程度更高。
04.自我关怀有助于个人感到被关心,有助于情绪冷静。自我关怀带来的安全感和依恋感解除了自我的威胁———防御机制,激活了自我安慰机制。05.自我关怀水平高的个体对自身的问题、缺点和不足有更为准确的认识,但是他们不是严厉地批评和指责自己,而是对自己关切和怜悯。
提高自我关怀的八个策略
01. 承认你在困境中挣扎承认你遇到了困难,哪怕只是一个小阻碍、小错误或小挫折。
02.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当你犯错误或发现自己的缺点时,不要自责,对自己说些友善的话。
03.赞美自己做我们自己的好朋友,赞美自己。04. 接受别人的赞美让自己从别人的友善和正能量中获益。
05.设定健康的界限是爱自己的一种方式,设定界限会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06.投资于自我提升当你爱自己的时候,你就会想要进步。
07. 尊重你的感觉感受是了解你真正需要什么的窗口,现在开始关注你的情绪。
08.像婴儿一样安慰自己。假设一下,你会如何安慰哭泣的婴儿,并为自己做成年人版的尝试。
以上策略简短而实用,同学们不妨可以尝试去做,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都需要给自己一点温柔和理解。自我关怀不仅是关心自己的表现,更是给自己一种心理和情绪上的拥抱。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希望同学们在追光的日子里也要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