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致远
引领师德建设顶层设计
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在培养职教教师的使命驱动下,立足实际,以“教”为核心,精心布局师德建设的顶层设计。一是坚持对标对表,完善制度建设。2023年,学院研究制定《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师德师风考察实施办法(试行)》,并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和上海市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政策文件,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价制度体系。二是明确责任体系。学院党总支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责任清单,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院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体系。同时,明确教职工党支部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具体职责和任务,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三是强化组织建设。加强教职工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选拔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和委员。通过定期学习,提高支部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确保他们能够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研”以致精
深化师德建设内容与方法创新
紧密结合职教教师的工作实际和学院的研究特色,深入“研”究师德教育的内在规律,不断探索和创新师德建设的内容与方法。一是明确师德内涵与目标定位。通过理论研究、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生活活动明确师德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但不限于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学生关怀等方面,并设定了阶段性建设目标。二是结合职教特色,创新师德建设内容。结合学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了解行业需求,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行业规范、企业文化以及学院人才培养相结合,增强师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师德建设中引入项目化学习模式,通过师生团队合作完成师德相关的研究项目、案例分析或实践活动,增强师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三是创新师德建设方法。一方面,收集并整理国内外师德建设的成功案例和反面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教师反思自身行为,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念。另一方面,建立同伴互评机制,鼓励教师相互评价教学过程中的师德表现;同时,通过撰写教学日志、进行个人反思等方式,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育”以立德
激发教师师德涵养内生动力
秉承“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院注重从内心深处激发职教教师的师德涵养动力。一是开展“初心对话”活动。定期组织“初心访谈”,邀请老、中、青三代教师分享自己的教育初心、成长故事及职业感悟。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让每位教师都尝试回顾自己为何选择教育事业,思考那份最初的热情与梦想如何支撑自己走过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二是举办师德论坛。定期邀请职业技术教育学领域专家学者来院举办讲座,分享他们在教育领域的深刻见解、感人故事及成功经验,激发教师们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三是师生研修。学院根据师生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模块化的师德建设课程体系,划分为基础理论、案例分析、实践反思、师生研讨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围绕特定的师德主题展开,如“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职业精神与工匠精神”“师生沟通与心理辅导”等,以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人”以促全
强化师德建设保障监督措施
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多管齐下,强化师德建设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师德教育培训。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学院利用寒暑假,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师德专题培训、讲座和研讨会,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鼓励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升,不断提高师德修养。二是营造良好师德文化氛围,促进师德文化建设。通过学院网络平台和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弘扬正能量,传递好声音。例如,学院教师用师德师风引领人才培养,带领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在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荣获“三下乡”优秀团队称号。学院号召全体师生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职教教师。三是强化师德监督管理。学院自上而下建立健全师德监督体系,包括院内监督、师生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形成多元化的监督网络。对违反师德规范的行为,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维护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和良好形象。
(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