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兰:牢记使命担当做学生成长的领路人
潘海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曾任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学院“党员导师工作室”负责人,学校与贵州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的对口帮扶实际执行负责人,兼任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理事、上海市浦东新区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理事。曾获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育才奖、年度重大贡献奖(记功)、上海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长奖、突出贡献嘉奖、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并作为主要参与人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勇于担当,发挥好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潘老师立场坚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履行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潘老师在带领电子商务教学团队的过程中,时刻树立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教学科研都在第一线,团队成员在她的带领下,连续几年获得校级团队称号。目前她担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员导师工作室负责人,同时也是39名学生的学业导师。
工作中,她时刻牢记党员学业导师的身份,发挥学识和人格魅力,积极宣传党的知识、理论,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她的引导和影响下,每年都有多名学生加入党组织,或在学业、志愿服务等活动中成为骨干。
潘老师在学校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的对口帮扶工作中担任实际执行负责人,从2016年至今多年来为毕职院电子商务专业群发展做顶层设计,在专业教师培训、学生来沪交流学习、实验室建设、项目申报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协助毕职院建成电子商务开放实训基地,成立贵州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农业电商产业扶贫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受到毕节市政府和毕职院的高度赞扬,并于2022年促成了两校第三轮帮扶签约工作。
德业双馨,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结硕果
潘老师多年来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成果丰硕。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手段,作为教学院长,2024年她带领经济与管理学院完成ACBSP国际商科认证入校评审工作,推进我校商科国际化建设进程;作为专业负责人,其主持的电子商务专业2022年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长三角新文科专业认证工作;作为教师,她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和上海高校优质混合式在线课程等课程建设,同时也主持上海市本科教改项目和上海市本科计算机教改项目。2023年获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所授课程获批上海市首批“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拓金计划”示范课程、“慕课十年典型案例”等荣誉。科研上她及时掌握最新技术动态,拓展科研思路,目前受聘国际商务专硕导师。近5年发表论文12篇,其中核心及以上7篇,2篇SCIE、3篇EI检索论文,获得9个软件著作权,立项2个教育部产学协同项目和主持4个企业横向项目。
润物无声,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潘海兰老师坚持“三全”育人,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指导学生在学科竞赛、创新项目和学生创业方面都有质的突破,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参与面超70%。
近五年她指导学生参加竞赛20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13项,市级奖项49项,其中包括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二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铜奖、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二等奖等高级别赛事奖项。她指导了6个学生创业团队并注册企业,目前已毕业学生企业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指导学生完成5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和7个上海市大学生创新项目。除了在专业上对学生的指导,潘老师也特别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团队意识、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求学生敬业执着、精益求精。
潘海兰老师认真履行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工作职责,在生活中也宽以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她本着“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信念一如既往地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着,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人。
赵宽:潜心钻研的追梦人
赵宽,2021级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始终坚持严谨的学习态度,认真钻研每一门专业课程,凭借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出色的学习能力,连续两年综合绩点排名专业第一,获得2023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曾获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长奖、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年度学术人物、学术领航者等多项荣誉。专注于储能领域的前沿研究,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并参与了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方向既明,何惧路险
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赵宽同学读研期间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他担任班级科技委员期间,认真学习每一门专业课程,综合绩点连续两年排名专业第一并获得2023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2023-2024学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长奖”。他的知识结构广泛而深入,不仅涵盖了能源动力学科领域,还积极拓展了与工程热物理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此外,赵宽同学还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年度学术人物”和“学术领航者”等多项荣誉。
勇于突破,追求卓越
读研期间,赵宽同学科研能力出色,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其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课题研究中得以充分展现。在王继芬导师的悉心指导下,赵宽致力于深入研究储能领域的前沿问题,特别是微胶囊化相变材料在建筑节能、电子器件散热和太阳能高效利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之下,赵宽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7篇论文,4篇为中科院SCI一区TOP论文,累计影响因子为51.6;获得2项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和3项公开实审阶段的发明专利。他在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美国热与流体工程学会等举办的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了5次学术汇报,积极将研究发现与国内外专家和同行进行了分享交流。
赵宽同学表示:“我能够获得宝钢教育奖,得益于学校、学院对我的精心培养以及导师对我学习和科研上的悉心指导。我将继续秉持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潜心钻研,勇于创新,争取在未来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人事处、学(研)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