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报记者 吴秋锦 刘宝强)“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科技创新是公司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金彦江在新一轮科技工作专项调研中强调。
2月5日至2月8日,由金彦江和公司副总经理李秀强带队,先后对研究院和ABS、碳纤维、合成橡胶、聚烯烃四个研发中心开展2025年科技工作专项调研。
金彦江在调研中指出,过去一年,研究院与各研发中心成果丰硕、成绩斐然,将确定的思路、目标和任务转化为实际成果,为公司生产经营、提质增效、项目建设以及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科技创新在公司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引领与推动作用充分彰显。
关于下一步工作,金彦江要求,公司上下务必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公司未来发展极其重要,是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要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快速突破、久久为功,站在未来和全局高度统筹谋划,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研发中心的创新引领作用,持续提升研发实力,不断开创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要坚持面向生产、面向市场、面向发展,围绕高端化、多元化、差异化、定制化、绿色化、成果化,紧盯需要打破垄断封锁的核心技术、与炼化生产关系密切的关键技术,进一步明确研发中心的研究方向。
要充分发挥“产销研用”一体化协同作用,加大高端市场开发力度,巩固和培育自有市场。
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各生产单位与研发中心密切配合,加快推进工业化应用,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动降本提质增效;高度关注具有前瞻性、颠覆性的科研项目,由公司领导挂帅,成立专班,合力推动,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
要从加强党的建设、完善校企合作平台、强化科研力量配备、提高硬件基础与科研人员待遇等方面入手,加强研发中心团队建设,营造干事创业、团结和谐氛围。
要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技术专家、高技能人才创造条件、搭建舞台,构筑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要强化研发中心日常管理,树立勤俭节约、过苦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各项支出;注重安全环保、保密等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研发中心管理水平。
广大科研人员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和紧迫感,立足优势领域,充分发挥专业能力,为公司科技创新工作作出新贡献。
李秀强要求,要做强优势产业,储备未来产业,瞄准发展趋势,保证研发方向的前瞻性;提高科研立项项目质量,区分轻重缓急,形成合理梯次。要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加快新项目建设进度。要做好质量、成本、研发内容对标,立足现有解决问题。专业技术人员要向内盯工厂,向外盯产业发展方向,做好产销研结合,推进成果转化。要聚焦卡脖子项目,争取更大范围支持;完善科研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科研人才作用,推动人才共享,激发科研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