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小白犯错一部分原因是没有经验或不了解公司文化,职场老人犯错那就是工作态度的问题了。下班后不看微信,上班永远踩住最后一秒,耍心机找个理由一出去就是半天,电话几乎不接或者即使接了也是我行我素,傻傻的认清不了自己是自信还是自负,唯我独尊再加上玻璃心,工作总爱耍小聪明……除了这些,我们还会犯哪些错?
“这不是我的工作”
小赵常常用这句话来回应那些他认为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任务。这种态度传递出一种消息:他不愿为团队额外贡献,只想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或者是只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所有的职场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被别人插手,不帮别人擦屁股。但事实上,真正能做到这样的却寥寥无几。
企业的工作很多事情都是动态的变化的,几乎没有哪一个领导能在一开始就能把所有工作进行事无巨细的分工,从而明确每一位员工的具体工作内容。部门之间岗位之间工作内容常常相互交叉,有的还边界不清晰就不说了,何况临时性工作也很多,在讲求团队合作的当下,有些工作必须要进行暂时性的调整和安排。
因此,有些明明不属于你的工作内容,有时也会被布置到你的头上。如果真的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随便说“这不是我的工作,我不干”,最起码不要在人多的公开场合顶撞领导的安排。
无论你是否愿意承认,职场是等级分明的,领导与下属间有很多无法逾越的鸿沟。领导表现的亲民,与下属打成一片,目的是打通沟通渠道,争取部门每一个人的工作支持,而绝不是给你顶撞他的勇气。即使领导看似是以商量的语气征求你的意见,那也是降低姿态让你主动承担这项工作,这是领导的艺术,而你绝对不要轻率的认为领导安排工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考量。
“这不是我的工作。”这句话一旦出口,你其实在暗示别人:你只打算做些最基本的、最低限度的任务,只要保证能按时拿到薪水就好。但要是你想有所进步,这样显然是不行的。患得患失的人会因为增加了工作量而耿耿于怀,怪话连篇,激烈或消极抵触;态度积极的人会因为又增加了一个经历阅历或学习新知识而高兴。日积月累,差距可想而知。
当然,并不是说对领导就要一味顺从,大家都是一味顺从领导,都去阿谀奉承,什么事情都是好好好,这个企业就一定不会做好。如果你一味地顺从没有自己的主见或者不敢发表自己的主见,那么就要反思自身的问题了。
当然,领导也不是万能的神,什么工作安排的都很正确。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说这不是我的工作那呢?
任务分配错误:如果领导误将不属于你的工作分配给你,你应该首先尝试了解任务的背景和紧急程度。如果任务确实重要且紧急,不妨表现出团队精神,协助完成。如果任务与你的职责无关,你可以采取更委婉的方式拒绝,例如:“领导,我之前一直负责A项目,您现在说的这些,其实我并没有经验,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我愿意试一试,不过,我确实有些担心经验不足会影响项目的整体。据我所知,小张、小王在这块儿比我有经验,我能不能邀请他们跟我一起协作,以保证落地的效果?”
超出职责范围:当你被要求做一些明显超出你职责范围的事情时,可以直接但礼貌地表达你的立场。例如:“对不起,这项任务超出了我的职责范围,我建议您联系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同事。”
资源或能力不足:如果你缺乏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资源或能力,可以诚恳地向领导说明情况,并提出建议。例如:“我很想帮忙,但目前我没有相关的经验和技能。或许我可以和其他部门合作,或者参加一些培训来提升自己。”
紧急情况下的协作:在紧急情况下,团队成员之间应该展现出高度的协作精神。即使某项任务不是你的日常工作内容,你也应该尽力提供支持。例如:“虽然这不是我的常规工作,但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我会尽力协助大家。”
长期承担额外任务:如果你发现自己长期在承担不属于自己的工作任务,并且这对你的主要职责产生了影响,你应该与领导进行一次正式的沟通。表达你的担忧,并寻求明确的任务分工和工作界限。例如:“最近我发现我在做一些不属于我的工作,这影响到了我主要职责的完成。我认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的工作职责,并确保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自己的工作。”
总的来说,在工作中遇到不属于自己的任务时,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团队精神更为重要。只有在任务明显不合理或超出个人能力范围时,才应该果断但礼貌地拒绝。
如果你对领导的安排不满,最好的办法,就是私下里找个机会,找他们反映情况,协商解决。切勿在公共场合大声与领导吵闹,这是种很愚蠢的行为,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倒制造了矛盾。
拒绝是职场必修课,敢于拒绝、会拒绝、会正确拒绝,用好选择权,把有限的时间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是职场人走向内心强大必经之路。领导安排的临时性工作,同事找帮忙,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伸出援手是应该的。如果小赵一味地生搬硬套心灵鸡汤去拒绝,不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的去拒绝,那就弄巧成拙不成熟了。那么,在任何一家制度化的公司内,小赵的路都将越走越窄,越走越累。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