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侨大学 - 《华侨大学报》

以“粽”传情 凝聚侨心

—我校各单位开展端午主题活动

2023-06-27     浏览(12)     (0)

本文介绍了学校在端午节开展各类端午主题活动,吸引众多学生参与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增进彼此友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端午节;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学生社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资产经营公司工会;尤梅幼儿园;国际关系学院工会


“五月端午日头红,做个香袋来驱虫。”端午节至,我校各单位开展了各类端午主题活动,以民俗活动为桥梁,或连接师生或连接境内外学子,让大家在浓浓的邻里亲情中感受中国文化、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也让更多的境外学生成为热爱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

学生社区开展了“仲夏赋雅趣,‘粽’享邻里情”主题端午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泉厦两校区 300 多名境内外学子一起包粽子、做香囊、编彩绳、折纸鸢,共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一折叶、二盛料、三压实、四包严、五扎绳,在社区阿姨的指导下,鲜嫩的粽叶在同学们的手指间翻折,丰富的食材被熟练地添加、包裹,形状各异的粽子在同学们的巧手下一一成型。

活动现场,菲律宾华侨学生施心怡十分投入,“自己动手才知道包粽子并不像看起来那样简单,这次体验让我学会了新的中华传统文化实践技能。我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参加此类实践体验活动,回家后教给我的亲人朋友”。

来自阿联酋的张迈今年大二,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她兴奋地品尝着热乎乎的粽子。“小小的粽子,大大的世界。重要的不是吃粽子,而是和朋友们一起过节的快乐时光。”张迈开心地说。

除了亲手制作粽子,同画京剧脸谱、手作芬芳香囊、填色画涂折扇、手折涂色纸鸢……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了很多境内外同学,大家一同体验传统民俗,感受文化韵味。

“在我们国家没有类似的节日,我是来到中国才了解到端午的。”来自也门的留学生马森也通过和同学们一起编彩绳、制作中草药包,体验中华传统民俗的魅力。

旅游学院分别在泉州、厦门两校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端午活动,带领境内外学生共同感受端午民俗魅力,弘扬传统文化。在泉州校区,学院联合华大街道侨联、闽东南地质大队党委等单位共同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侨小旅”境外生志愿者服务队与百余名社区群众齐聚华大街道地质社区“党建 + 邻里中心”,一起包粽子、赛手艺、唠家常、送祝福,共度端午佳节。在厦门校区,学院联合学生社区中心共同开展了“艾香端午,‘粽’情盛夏”活动,30 余名境内外学生齐聚毓秀侨苑体验制作香囊和包粽子。“这是我第一次走出校园过端午节,也是我第一次包粽子,自己动手才发现这么难,幸亏有社区老人的耐心指导才学会,让我很有成就感。”“侨小旅”泉州校区境外生志愿服务队的印度尼西亚留学生谢永益说,“第一次给中国老人送粽子,和他们面对面聊天,经历很特别,活动很温暖,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美术学院组织来自各年级多名台生赴泉州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与由馆工会开展的端午节系列活动。活动中,本草赋公司陈蕙如博士带领大家一起制作薰衣草端午节香囊,讲解每种药材的功能,并介绍香囊的功效如有效缓解人的压力等,让台生了解到中国传统手工的巧妙之处。大家还亲身体验包粽子的乐趣,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粽”享其中。来自中国台湾的设计六班吴依庭同学说:“这一系列的活动体验,增进了两岸同胞的情谊,联系起了血浓于水的情缘和割舍不断的相思之愁。作为在泉读书的台胞,更应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两岸的交流纽带。虽然两岸中间隔了一条台湾海峡,但闽台缘博物馆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告诉大家两岸一衣带水的关系。”

此外,资产经营公司工会在华侨大学(泉州)酒店管理公司餐厅开展了庆端午包粽子活动,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产业系统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尤梅幼儿园开展了“寻味端午”包粽子活动,将优良的传统节日习俗传递延续,培养有传统文化烙印的现代儿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与后勤与资产管理处在进强楼三楼(第一餐厅)联合举办“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境内外同学们在一起包粽子、制香囊、画扇面等,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氛。后勤工会、后勤机关党支部携手苏东吴华侨大学项目联合开展“千山万水“粽”是情 与你青春不散场”主题活动。国际关系学院工会在行政研发大楼 1405 室举行教职工“迎端午·包粽子”活动……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