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侨大学 - 《华侨大学报》

感恩·奋斗·为民

作者:●机电学院  /  制造工程研究院博士毕业生  陈  悦    
2023-06-27     浏览(9)     (0)

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华侨大学求学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讲述了如何以感恩之心、奋斗之笔、为民之情来画好“华园桃李满天下”的壮丽蓝图。作者感谢华侨大学给予的机会和指导,在工科博士的学习生活中努力付出和不断超越自我,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毕业意味着新的开始,作者将坚守“为民”初心,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民族,擦亮青春底色。

少年自当扶摇上,揽星衔月逐日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有责任肩负起新时代的重任,做怀揣梦想脚踏实地的人,做拥有智慧富有激情的人,做德才兼备敢挑重任的人,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下面我想分享一些在求学生涯中的体会和感悟。

以“感恩”之笔,绘就“华园桃李满天下”的壮丽蓝图。我们 2023 届毕业生陪伴华大经历了一段特殊的时光:见证了 6 个学科进入 ESI 世界排名前 1%等种种突破,目睹了华大男篮再次问 鼎 CUBAL 东南王的精彩瞬间,享受了侨校特色“邻里式”社区的温馨便利,度过了疫情防控时期的守望相助。在“一元主导、多元融合、和而不同”的校园氛围中,我们受到多元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朝着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不断努力。感谢华侨大学给予我们无限的机会和无尽的可能,感谢老师们的耐心指导和悉心关怀,让我们可以大胆探索,不断超越自我。

以“奋斗”之笔,绘就“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宏伟画卷。作为机电学院 / 制造工程研究院的一员,依托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高端科研平台,在团队老师们的带领下,我很荣幸参与 3 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并发表高水平论文 5 篇,参与发表专利 7 项。这些成果的背后意味着大量的付出和努力,在工科博士的学习生活中,“997”几乎是家常便饭。我们不仅每天在实验室“耗时”超过 10 小时,还总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例如实验方案的不合理、设备的突然故障或者样品数量不足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不断尝试和改进,才能推动课题的进展并最终取得成果。在本硕博十年的学习经历中,我收获的不仅是书

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思考、如何独立研究和如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学会了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以“为民”之笔,绘就“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青春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3 新年贺词中寄语青年: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殷殷期盼,激励着我们勇挑重担、接续奋斗。毕业意味着一个求学阶段的结束,也标志着崭新的开始。我们将踏上新的征程,走向各行各业,面对更广阔的天地。让我们坚守“为民”初心,秉持独立思考、持续学习、不断进步的精神,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擦亮青春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