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充满着光荣和梦想,但前路也充满了艰难与险阻。唯有坚定梦想、坚持坚守,不渝其志、无畏艰难,方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回望走过的路,这世间最容易的事恐怕就是坚持,反过来看,最困难的事也是坚持了。说容易,是因为人人都有坚持的机会;说困难,是因为真能坚持到底、做成大事的,终究还是少数。
但凡要干成一件事,都要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切不可遇难而退、半途而废。反之,功败垂成也好,功亏一篑也罢,说的都是“坚持不住”的后果。
明代学者杨梦衮曾说:“作之不止,可以胜天。止之不作,犹如画地。”是成就“胜天”的伟业,还是陷于“画地”的牢笼,关键就在于一个人能否坚持到底。
细数历史,远观前辈,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大家,也不过是堪比普通人能再“多坚持一下”的平凡之辈。孔子深知《易经》微言精义,便愈探究愈深入,愈深入而愈不知其所穷,“韦编三绝”足见其用功用心之深厚;董仲舒求学期间“三年不窥园”,在枯坐书房的秉持坚守中迈向学问的至高境界;西晋文学家左思为撰写《三都赋》,不惜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终以十年心血铸就了“洛阳纸贵”的辉煌经典……
正如唐代诗人罗隐所说,“成败终须要彻头”。是成是败,要到最后才能见分晓。对于有始无终的人,清代学者阮葵生有个形象的比喻:“初至为走盘珠,稍久为算盘珠,既久则佛顶珠。”意即,起初像天然浑圆的珍珠一般,十分灵动;过了一段时间,就像扁圆的算盘珠,虽不灵动,但至少推拨得动;时间一久,则变成了佛顶珠,懒散呆滞,彻底推拨不动了。倘如此,最终落个“亦复何恨”的结局也就在所难免。
今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站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和空间维度上回眸与反思,沐风栉雨的中华儿女穿越艰险、踏平坎坷,在与困难的斗争中走出了一条坦途,不正是因为我们秉持了“干到底”的坚持与坚守?
日月行兮,旦复旦兮,新年已然来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当涵养“不畏多难畏无难”的心态,鼓足“一茬接着一茬干”的干劲,将每一回的笔耕都当作提升修为的练笔,把每一次的摔打都作为前行中“每一步都算数”的那每一次拼搏,把前进路上的每一个脚步都踩在坚实的大地上、踏在不懈的攀登中。如此这般,就一定能抵达荣耀与光辉的顶峰。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我们就一定能够积跬步以至千里,也能够战胜前路中的艰难险阻,最终把宏伟远大的目标变为美好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