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华侨大学与星旅远洋国际邮轮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国际邮轮外籍船员中文培训班”在鼓浪屿号邮轮上开班。
此次培训班,华侨大学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继续发挥国际中文教育赋能产业发展的优势,通过校企合作首创的移动式“海上中文课堂”,为来自巴西、印度尼西亚、肯尼亚、缅甸、菲律宾共 5 个国家的 130名国际邮轮外籍船员开展中文语言能力提升服务,共覆盖宾客服务部、酒店管理部等 7 个部门。
开班仪式上,双方代表还签署了国际邮轮船员语言服务项目合作协议,未来将持续推进此项合作。
为打造“海上中文课堂”,华侨大学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充分结合邮轮岗位工作常用语和初级中文语法大纲,专门研发了“国际邮轮外籍船员产业中文教材”,并依托同心国际中文智慧学习平台专门开发了“国际邮轮产业中文”词典。“我们通过采用情景式教学法,挖掘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开展丰富的产业中文实践活动等形式,帮助外籍船员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快速掌握中文知识,迅速提升中文水平,增强在实际工作中的中文应用能力。”授课教师刘珊杉介绍。
来自客房服务部的印尼船员PANJI ARYO PANGESTU 兴奋地说:“老师们的中文教学内容很实用,我相信通过培训,今后能够更好地和中国同事沟通,并为中国的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据悉,自 2023 年起,华侨大学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联合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管委会、厦门海事局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职业中文 + 职业资格”培训创新工作项目,通过语言服务赋能职能标准“走出去”,推动中国国际邮轮产业国际化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
(崔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