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侨大学 - 《华侨大学报》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深刻理解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与要求

作者:●王方玉    
2024-10-22     浏览(5)     (0)

文章介绍了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强调了法治体系建设的动态性,需要不断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文章还指出,高校教师需要将全会精神通过教学传递给高校学生,并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落实会议精神。

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历经七十多年,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从初创到逐步完善、再到全面深化的过程。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此后我国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体系。截至 2024 年 6 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 303件、行政法规 598 件、地方性法规 1.4 万余件。现行有效中央党内法规 225 部、部委党内法规 227部、地方党内法规 3485 部,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成表明我国在法律制度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法律制度规定还必须要落实到实践中,形成动态的法治体系。2014 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作了阐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体系,即在党的领导下,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与法律体系的概念不同,法治体系是法律制定和法治实施、监督、保障各方面的有机统一,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的有机统一。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密切关联的整体。

法治体系建设的动态性表明,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实践中总有新的问题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也要随之不断完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当前,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越需要强化法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完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立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出新的重大决策部署。学习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把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与要求。

首先,要深刻认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法治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其次,要在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伟大成就的基础上,理解和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强调“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前提下,对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就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来说,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比较健全,但仍然存在需要完善之处,对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立法也要及时跟上,所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就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来说,这是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的根本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顺应数字时代的要求,强调要“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这有利于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则有利于更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提升司法公信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监察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运行。”这是此次全会一个比较引起关注的新提法、新亮点,将相互制约的范围扩大,包括了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强化权力相互制约才能防止权力滥用,进一步提升我国人权保障水平。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体现了法治政府、法治国家、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求,其中强调“改进法治宣传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对于公众法治观念的培养、大学法学教育改革都提出了导向性要求。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是要通过法治建设推动对外开放与加强国际竞争。法治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深化对外开放既需要良好的国内法律体系作为支持,构建公平、自由、合法的市场竞争环境,也需要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和法治实施体系,在国际领域树立良好的治理形象,增强国家竞争力,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最后,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还要加强贯彻落实。要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行稳致远。此次全会对于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部署有很多值得认真关注的亮点和要求,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既要将全会精神通过教学传递给高校学生,也要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落实会议精神。以法学教育来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法学教育的实践导向,这要求法学院校和教师要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高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为法学院副院长、教授)